下一篇4  
2009年4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经销商生存之道
——访利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宗辉
本报记者 张 涛

  随着我国土地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基层经销商的命运不免为人所担忧,如何在大环境的改变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成为最近农资界的一个热点。焦宗辉从事农资行业十几年,在日常的工作中积累不少经验,面对经销商日后的生存之道,他提出了四点建议。

  与时俱进

  看到现在农资市场变化的形势,经销商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因小而不为。现在很多农村出现了种粮大户,这部分势力不可小觑,要随时做好跟进工作:提供肥料、测土配方、农化服务、密切交流,这些做法能有机地与农户建立和保持合作关系。在农户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销售量能与其一同增长。前期的投入意味着日后的收获。如果经销商只停留在单一的零售阶段,必然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今天是三亩地,明天是三十亩地,将来可能就是三百亩地,经销商要将目光放远,不能拘泥眼前的微小利益。

  品牌依托

  品牌就是经销商生命依存的根本。经销商选择合作品牌时要将目光放远,尽量选择规模较大,发展较稳,可长期发展合作的厂家。经销商再有能力如果选错了品牌,在经营的道路上也会前功尽弃。比如说选择与“利丰”合作,只要“利丰”的品牌还在,经销商就能屹立不倒。

  农资品牌的打造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企业和商家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完成。虽然品牌的打造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我们也能够欣喜地看到,一些具有良好经营意识和头脑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的市场推广,在短期内将一个弱势品牌,打造成一个“区域强势品牌”。如果经销商选择好合作品牌,以后的经营就不会充满波动。这就是品牌依托的重要性。

  服务至上

  农资经销商要想长足、稳定地发展,离不开细心周到的服务。在农资市场中,产品本身、销售渠道、促销手段等因素中,人们越发注意到农资服务的重要性,曾有人说,“服务决定成败”。可见今后农资市场中,服务为销售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巨大。

  谈到服务,焦宗辉谈起了王永庆卖米的故事:王永庆卖米多是送米上门,他在一个本子上详细记录了顾客家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发薪等。算算顾客的米该吃完了,就送米上门;等到顾客发薪的日子,再上门收取米款。 他给顾客送米时,并非送到就算。他先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他这个小小的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农资服务以后的发展方向好比“王永庆卖米”,越是周到越是细心,就越能赢得农民的信任。

  战略合作

  厂商战略合作也是经销商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在选择合适的厂家后,相互配套的经营合作能提高经销商的综合实力和业绩销量。现在利丰化工没袋化肥上都有信誉卡,厂家通过经销商将信誉卡发放到农民手中,可以得到农民详细的资料。每到过节,农民都能收到利丰化工寄来的慰问信,此举打响了“利丰”在当地的知名度,还为经销商的销售工作带来了效应。在服务上的战略可以如此,在运输、销售的环节上也可采用战略合作的方法,为品牌造势、为经销商铺路,可谓厂商之间的亲密合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