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4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场自上而下的“对接”实验
——访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敦华
□ 本报首席记者 阴剑锋

  山东人总是有斗胆,从荡气回肠的电视剧《闯关东》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性格,山东人有胆识也敢于在现实体制中不断创新,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敦华就是这样的人。

  在山东采访期间,这个在短短几年间带领山东农资实现企业改革发展“三级跳”的老农资开门见山,向记者讲起了山东农资最近的“大事”:山东农资正在省供销社的部署之下展开一场省级农资与县域农资流通的网络对接。用袁敦华董事长的话说,工作正在进行,一切还在实验中。

 

  记  者:在农资流通已经市场化的今天,怎么想到要在县级农资流通大做文章?

  袁敦华:加大基层农资流通网络建设力度,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这是总社和省社的指导思想,也完全符合山东农资做大做强的需要。我们在县域农资流通中已经铺开了自己的网络,但是要做得更实更好,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现在基层农资流通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假劣农资屡禁不绝,农民利益难以保障,同时网络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我们想重建县级农资流通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净化农资市场,建立安全、畅通、有序的经营秩序;确保化肥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使农民用上放心农资;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网络对接,增强县级供销社和山东省农资公司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建设区域性农资经营服务网络。我们先从条件成熟的市县做起,从而为山东省农资公司在全省推进合作、建设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提供经验,产生示范带动作用。

  记  者:县级农资流通已经发生了巨变,在这样的环境下,改革创新如何落实?

  袁敦华:打造新网络我们还是要探索发展,逐步推进,先从农资流通活跃的市县起步,目前我们选定了沾化和平原两个县。

  以沾化为例,我们已经与沾化县供销社共同出资成立了沾化县省农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省公司以51%股本金控股。合资公司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公司董事会设5人,由省公司委派3名董事,其中我代表省公司担任董事长。沾化县供销社委派2名董事,其中一人担任总经理。监事会设3人,省公司委派1名监事,沾化县供销社委派2名监事,其中1人担任监事会主席。省公司向合资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和经营管理人员3人,主要负责按照国家法规和公司制度进行财务、经营的核算及经营管理。

  记  者:新公司是省公司开拓县域农资流通的有力载体,如何实现省公司与新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对接?

  袁敦华:新公司的经营管理是核心,我们实行“五统一”的经营模式。

  统一采购:省公司在县内销售的所有化肥品牌全部纳入合资公司经营,合资公司向省公司采购的农资商品,省公司以低利润或零利润计价。县供销社系统代理的化肥品牌,由合资公司予以整合,按照市场需求,全部由合资公司统一采购,除在该县区域内销售之外,可由合资公司销往其它地区;统一配送:各经营网点所需要的农资商品,由合资公司统一调剂、配送。合资公司充分利用县供销社现有仓储和运输工具。省公司将随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合资公司的发展,在县内出资适时兴建或扩建配送中心;统一管理:原来县供销社系统经营网络内的所有经营公司、中心店、连锁店和加盟店,全部由合资公司予以整合,由合资公司统一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改造发展新的网点;统一核算:合资公司对所属的经营机构实行统一核算;统一标识:所有经营网点悬挂合资公司统一设计制作的网点标识。

  “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将会让新公司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更加科学规范。

  记  者:在这场网络对接中,新公司的崛起必将成为县域农资流通的主力军,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新公司还有哪些优势?

  袁敦华:新公司的现代化体制决定其生命力,而新公司的延伸服务成为其强大的优势。我们要努力创新经营、延伸服务,建设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与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紧密结合,实现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县供销社和农业等部门帮助下,合资公司依托省公司兴建农化服务实验室,成立技术服务中心,在每个乡镇设立农资技术服务站。指导经营网点结合化肥经营,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制定经营网点服务标准。

  组织农民直接采购化肥等农资。由基层社组织,每个乡镇至少要由一处专业合作社、一个村和一批专业大户,直接由合资公司以批发价采购化肥。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开这一经营服务方式。省公司将为农资技术服务中心设立远程视频服务系统和“农资通”手机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专家在线、手机短信等服务形式,以文字和图像两种方式,为经营网点提供行业资讯、价格行情、技术指导等服务。

  目前,我们的“省农”商标已经被老百姓认可,有了商标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保障,同时也形成了我们的网络品牌。

  记  者:当前时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资供应和农资打假,省县对接后的新公司模式对此有何助益?

  袁敦华:新公司之所以受到省、县各级政府的青睐,并不局限于它在对接模式上的创新探索。它更大的魅力体现在节约了市场监管成本,为农资打假打开了崭新局面。化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品质的优劣无法用肉眼辨别,需要依靠先进的化验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实现。一直以来,各级职能部门人力、财力有限,农资打假只能是以点带面,很难“一网而尽”,作为终端消费者的农民又缺乏辨识能力,结果农资打假很难形成普遍性,加上以往县级公司多头进货、渠道混乱,农民的利益更加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省县对接后,县级新公司直接购、销省公司的优质品牌,假冒伪劣农资的“入口”、“出口”被堵死,农资市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净化,同时还能享受到省公司更先进的技术服务。政府不必再为市场监管劳心费神,农民的合法利益也得以充分保障。省县对接的新模式,可以说是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得利的成果探索。

  记  者:省县农资网络对接是一次有益探索,但也有人会认为是重返改革前“统购统销”的回头路,您如何看待?

  袁敦华:我们没有走回头路,也坚决不走回头路。计划经济时期的农资流通体制是“统购统销”,政府指令性很强,几乎没有竞争,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一切由市场来决定。

  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位新公司是一种市场化环境中的现代企业,从股本支撑的公司体制到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市场化的服务思路,已经决定了新公司是市场化的产物,是新生事物,只要我们科学探索,相信一定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记  者:县级新公司必将得到供销社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随着县域网络的整合拓展,新公司是否会在基层形成流通垄断?

  袁敦华:我坚决反对垄断,我们的网络只能成为龙头,但绝不会垄断。

  县级政府主管部门会制定出严格的准入制度,这个制度对我们和其他人都是平等的,大家在同样的标准下获得“通行证”。我们要用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网络,而不是“强制整编”,在我们整合县级网络过程中,也会有其他优秀的农资网络存在,大家有序竞争,共同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农资流通的主渠道、地区龙头,进一步规范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根本出发点。企业要追求利益,实现价值,但是作为供销社农资企业,我们永远不会忘本。

  记  者:山东农资的网络对接即将大范围展开,您怎样期待?

  袁敦华: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对接”实验,任何实验都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我们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

  全国供销总社的“新网工程”正在全面展开,这对我们的网络建设是一股强大的动力,而县级农资网络已经完全适应了市场化环境,网络自身形成了充足的内力,这些都为我们的对接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今年争取组建整合10个县级网络公司,在不断探索总结的过程中,把全省县域农资流通做大做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