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木兰葛产品专业合作社是由三位海外归来的学子创办。他们合作社生产的“三海归”系列葛根食品,以鲜食葛根、葛粉、葛花茶、葛粉豆丝、葛粉油面、葛粉糍粑为主,在武汉市各大超市、专卖店、网店热销。
木兰葛产品合作社主任陶兵林曾经是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的老师。作为公派学者,他曾经在加拿大学习管理多年。与他合作的两位好友一位从日本学习农学归来,一位从美国学习生物制药回国。三位素昧平生的海外归来学子因为葛根而结缘,因为葛根而创立了木兰葛产品专业合作社和“三海归”葛产品。
陶兵林的家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远郊县黄陂区,在他的记忆里家乡的人们很早就开始种植葛根,食用葛根。2006年怀揣创业梦想的陶兵林,准备创办一家以葛根加工、生产、营销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此时在当地供销合作社的撮合下,他结识了两位有同样想法的海归学子。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发挥各自所长创办合作社。学农学的负责从前端种植入手,学生物制药的负责从葛根里提取葛根素进行产品创新,陶兵林负责管理以及开拓市场。
将葛产品推向全国
我国的饮食习惯一般笼统称为“北面南米”。葛根自身成份以淀粉为主,是介于米和面之间的一种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消渴、生津、降血压的功效。但是因其主要产地以湖北、湖南、四川、浙江为主,所以在国内尤其北方还不为更多人所知。
“葛根本身口感并不好,怎么能够让市场接受?”三人没少费心思。大家深知让国内外市场接受葛根要有一个过程,决定逐步进行推广,先从武汉本地市场开始入手。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他们看到武汉当地的一种特色食品——豆丝,眼前一亮。大家商定将葛根里提取的葛根素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豆丝里面。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一般的农家豆丝3元一斤,而他们生产的葛根豆丝9元一斤,市场上供不应求。随后他们又乘势开发出了添加葛粉的肉三鲜:肉膏、肉丸和鱼丸。市场的反响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葛粉系列产品迅速进入了武汉当地的中百仓储、中商平价以及武商百货等三家连锁超市巨头的旗下门店,直到如今已经覆盖当地过千家超市、便利店。2008年木兰葛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经营额达到了8000万元,利润突破了400万元。
农民成为葛根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关键
由于葛根适宜生于山坡草丛、路旁、疏林中较阴湿处,葛根作为原料进行大规模推广使用,必然受种植条件的限制。然而伴随着葛根系列产品的畅销,葛根原料并没有出现海归三兄弟最初担心的断档的危险。这主要归功于合作社另一端的农民合作方。
木兰葛产品合作社位于武汉市北端的黄陂区,此地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在木兰葛产品合作社成立之前,由于缺乏信息、资金,当地农民种植的葛根经常会出现卖难现象。木兰葛产品合作社成立后,海归三兄弟组织专人对农户的生产进行了一系列指导,在统一的生产工艺流程之下,农户生产出来的葛根很快就进入了车间进行深加工,农民迅速成为了葛根的“供应商”,卖难问题迎刃而解。
令三兄弟意想不到的是,通过从市场上反馈来的建议得知,木兰葛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出来的“三海归”葛产品与曾经的工厂代工产品相比,味道更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这主要在于农民晾晒后的葛根产品,比工厂烘干出来的同类产品,更符合当地群众的口味。”
随着木兰葛产品合作社的发展,海归三兄弟发现,他们跟当地葛根种植农户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户也逐渐加入到木兰葛产品专业合作社。按照合同约定,加入合作社的前两年,合作社按照每亩900元给农民补偿,第3年起按照每亩600元租金付给农民。到如今木兰葛产品专业合作社,已经联系着黄陂区10个村庄的3000户农民,总计8000亩土地。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海归三兄弟已经将眼光瞄向了海外市场,他们通过分析认为,当今国际市场人们的饮食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药物保健走向天然食物保健,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研究开发天然绿色保健食品,随着葛根的研究开发进展,葛根的价值特别是它在医疗保健中的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竞相开发,前景十分喜人。
海归三兄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把开发一系列降血压、血脂的新型保健食品,列为下一步“三海归”发展的重点。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众多的农户跟我们合作,保障了葛根的供应。农民才是‘三海归’发展壮大的关键。”陶兵林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