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3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次探望 一份茶情

王涛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沂蒙山区看望一个朋友的老父亲。也许是朋友早就给家里打过电话的缘故,在离朋友老家还很远的路上,就发现了他翘首企盼的老父亲,老人在临近路口的位置上等待着,也不知他在路口等了多长时间。也许是在外多年的缘故,见到朋友的父亲,我心里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自然多了一份亲近感,似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一样伫立街头,一样含辛茹苦,一样望子成龙。一样人前满足,人后孤独。一样渴盼团聚,忍受着离别的无奈。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也许是自己也早已成为人父,才更多地理解了父母,懂得了儿女在父母眼中的位置。多年在外漂泊的生涯,已使我和朋友结下深厚的情谊,某种程度上讲,去看望他的老父亲,也有一些替久不在家的朋友尽点孝心的意思。

  朋友的家,就在一座山脚下,木制的窗户,红砖、红瓦和木板子夹成的篱笆墙,看上去至少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雨。但老屋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老家。这里的山水、这里的树木、这里的鸡鸭、这里的犬吠……都是这么熟悉、这么亲近。

  朋友的父亲热情地把我们引到家,桌上已摆好瓜子。老人让我们抽烟,又张罗着沏茶。这时,我注意到了这把用来沏茶的茶壶,这茶壶是现在市面上少见的一种紫砂壶,可能是经常沏茶的缘故,壶把和壶盖已被磨得发亮。朋友的妹妹打开铁制的茶叶盒子,取出一撮说不出名字的茶叶放进茶壶,又倒入暖瓶里的开水。她拿出事先洗得透亮干净的茶杯,一一在圆桌上摆好,又把茶壶里的水轻轻倒入一个茶杯,接着把第一杯茶水又重新倒入壶内。少许时间,她才开始逐个往茶杯里倒水,茶翻滚着,透出清澈的绿色,随着袅袅的热气飘出淡淡的茶香。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像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和童年的老屋,是这茶香引起了我久违的思念。在这沂蒙山深处,依然保持着我小时候农村老家沏茶的程序,这一古老而又简单的喝茶待客方式。我不知道这是茶道的雏形,还是对茶道的简化,但来客敬茶清晰地传递着待客的基本礼节,保留着、延续着农村古老的待客风俗。尽管茶叶的好坏因主人家的经济状况而异,但无论如何,家里来了客人,喝茶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或说是重要内容。喝茶就像宴客必有酒一样,传递着主人好客的热情,搭建起主人和客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

  我喝茶的历史,还是从上小学的时候开始。那时,爷爷有一手剃头手艺,年轻时就四处奔波,大半辈子的漂泊后,才过上了子孙绕膝的幸福生活。我们家说不上富有,但爷爷有存款、爸爸在村里当党支部书记、妈妈会给村里人做衣服,这些已足够让村里人羡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许多农村是贫困的,但我们家里的这帮小孩子,却并没有感到经济上的拮据,可以说,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童年生活。

  上学了,课间休息时间,我和弟弟妹妹约好似地跑回家,爷爷早算好了时间,已经把茶沏好,凉在家里院子中间那棵大槐树下的矮桌子上。我们跑回家中,不管是哪一个的碗,端起来就喝,有时甚至一口气能喝个两三碗。一旁的爷爷一边拿着蒲扇驱赶着苍蝇,一边嘴里喊着“别急,别烫着,有的是……”那茶是清凉的,那茶是解渴的,那茶是温馨的,那茶是避暑的,那茶是爷爷的拳拳之心,那茶是爷爷的殷殷之情,那茶是我们童年的期待,那茶又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加油站。喝完茶,我们又都一阵风似地往学校跑,背后是爷爷的“慢点,别摔倒了……”

  爷爷是慈祥的,是爱护他的儿孙的,有时他的那种宽容甚至没有原则,也许是多年在外的漂泊,他太需要家的慰藉;一个人长年在外的孤独,使他害怕失去家人中的任何一个……

  喝茶对我来说,也成为工作、生活的必需,上班时沏一杯清茶,接打电话、看文件资料或是在电脑上写东西之余,顺手取过茶杯自然地品呷一口,非常惬意。晚上在外面有了应酬,喝多了酒,最想念的也是妻早已泡好的茶水,回到家里喝上几杯,解乏也解酒。

  当年爷爷喝的茶叶,不过是在农村供销社买到的普通的散装茶叶,现在也不会超过几十元一斤,但那茶香已深深地扎在童年的记忆里,那茶趣已成为我们后辈对爷爷莫大的怀念,成为对老家深深的眷恋。今天,到了朋友家,看到这沏茶的程序,品着这山泉水沏出的茶,又好似回到了童年,但这茶的味道也已不同于儿时的味道。只是感到,这老屋、这茶香、这热情让人怀念,让人感动。

  离开朋友的家,看着越野车两旁闪过的茂密的林木、偶尔路过的小溪流水,望着远方弯弯曲曲的出山的路,感慨我的朋友能够从这样的大山里走出来,确实隐含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不容易。

  车,走很远了,我还在想朋友家那清澈的茶水,还有那爷爷凉在大槐树下的大碗茶……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