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3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泥塑民间艺人访谈
师旷:像马一样驰骋

杨 帆

  老尹总与基辛格品茶(泥人张作品)。
  老舍笔下的茶馆(泥人张作品)。

  见到师旷的时候,他正在老舍茶馆给一位来自法国的客人现场捏泥人,在他捏泥人的当儿,我开始采访这位来自西北的民间艺人,当他把一团泥巴捏就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高鼻子老外的时候,我的采访也结束了。

  采访师旷给我特别深的印象是他这个人特别爽快,有来自陕甘泥土的气息,感受到他的西北汉子豪情万丈,也有来自诗赋画里的意境。

  师旷坦白地说,捏泥人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暂时来看只是他的经济来源,而老舍茶馆是他现阶段的“命根子”,他最喜欢的还是画国画。

  师旷的艺术轨迹也是他游荡的历程,他说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在旁人来看是有些异类的。他也毫不讳言自己刚开始学画的时候,是排斥国画的。“我最先是反对国画,崇拜西方,后来才了解到国画表达的人文情怀,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时候,诗赋画印帮我熬过了最困难的日子。”到现在,师旷自信地认为自己绘画已经走到了比较前沿的位置。

  一边捏着泥人,他还一边给我念了一首他写的诗:“大龙驰骋天地间,豪情勃发出笔端,多少不平踩脚下,笑迎春风一片天。”听他念的时候,能够感染到他内心的澎湃,“平时我也练练书法,画水彩画还有手掌画,还写写诗……在困难的时候鼓励自己”。他调侃自己“我是杂家,啥都干”。

  采访完了后,师旷还带我到老舍茶馆三楼参观了他画的手掌画,“前两天卖掉了两幅,这些画我不是特别满意,等过两天,我画了好的送你一幅。”

  他最喜欢画马,他觉得自己的性格就像马。

  杨帆: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捏泥人的?

  师旷:我第一次做泥塑大概是10年前,那时候我们家乡要修一座庙,需要做一批佛像,我就这么去了,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泥塑,我当时想,我有绘画基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做第一个神像的时候,我充分运用了我所学的绘画知识,做出来之后,感觉还不错。基本上我做什么东西都是应运而生。包括我学绘画。

  我今年47岁,从事绘画艺术也30多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崇拜西方,学的是油画,比较反对国画,后来国画在全国大量的兴起,我就开始研究,慢慢地就对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学国画刚开始的时候是以民间的笔墨功夫为主,到后来慢慢地就了解到国画所表达的人文情怀是西洋画所不能比的。有时我也写书法,作诗,在我困难的时候,诗赋画印对我起了很大的作用。

  杨帆:你的艺术细胞是受家庭环境影响吗?

  师旷:不是,我跟你说老实话,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也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我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爱好,我是甘肃人,我这个人在我们家乡人来看是有点奇怪,有点不按常理出牌。一方面我是杂家,喜欢四处看看,干过很多事情,基本上和艺术有关的我都从事过,泥塑、绘画、环艺、家装……我的经历很丰富,一方面我又喜欢独处,老是一个人爱思考,爱看书,什么书都爱看,只要有书我就读。

  杨帆:绘画和泥塑你更喜欢哪一个?

  师旷:我都喜欢,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绘画。泥塑不是我生活的全部,也不是我的主攻方向。对我现在来说,泥塑是我主要的经济来源,老舍茶馆是我的命根子。

  杨帆:你是什么时候来的北京,什么时候到老舍茶馆的?

  师旷:我到北京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去年10月份来的老舍茶馆,老舍茶馆是一个非常有民族文化底蕴的地方,在各个方面都有可圈点的地方,都是从文化这点出发,民俗文化更是做得相当好,在这里我也尽力做得更好。刚开始到老舍做泥塑的时候,临场做,心里还没从原来的模式走出来,现在很快成熟起来了,心灵的感觉也已激发出来了。在老舍茶馆天天都有故事发生,哪一天有空的话,我要把自己在这里的故事写出来。

  我学习艺术不是从正规学院出来的,都是自己学习的,也因此看了大量的书,最近几年又开始接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比如儒释道以及禅宗的一些东西。这对我的艺术修养和心态调整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国艺术最高目标是一种境界和情怀。到北京来我也接触了一些绘画界的同仁,对自己也有了更清醒地认识,而且我的经历就是我的老师,这一点是别人比不了的。

  杨帆:国画里你比较喜欢画什么?

  师旷:我最喜欢画马,我画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马,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有点像马,喜欢驰骋的感觉,有机会我让你看看我画的马。

 

编后:

  一直以来,老舍茶馆在给一批民间艺人提供生存空间的同时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展示平台,而这些民间艺人也为老舍茶馆带来了非常质朴的泥土气息,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博大的民间文化,这其中也包括泥塑艺术。茶馆二楼的橱窗里就展示了很多泥塑艺术形象。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保存在茶馆二楼橱窗里老尹总和基辛格在一起喝茶的泥塑艺术形象,不少游人都要在这幅泥塑面前拍上一张照片留做纪念,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泥人也因此成为游客驻足观看的景象之一,成为人们了解茶馆文化的一个剪影。

  去年10月份,茶馆总经理尹智君把现场捏泥人作为老舍茶馆启动现场民俗互动文化的项目之一,主旨是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更加直接和直观地参与到其中。笔者在采访师旷的一个小时里,也能够切身感受到客人的这种热情,不少人都拿出相机拍摄师旷捏泥人的过程,还有不少人在询问:“什么时候能够捏完?一会儿给我捏一个?”师旷的精湛技艺也赢得了那几位法国客人和在场观看的人由衷的称赞。现场捏泥人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这当中,你还可以尝试着在捏泥人师傅的指导下自己给自己捏一个简单的东西。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