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3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产品促销攻略

□ 张 涛

  在基层市场,农资产品的促销方式主要以赠送促销品居多。从帽子、衬衫、脸盆、毛巾一系列的生活用品,到小包装的农药、化肥试用装,几乎人们能想到的都送过了。有人曾经批判这样的做法已经过时,农民已经将“羊毛出自羊身上”的迷局识破。但是,在众多经销商眼里,赠送礼品虽然很老套,但是在进行品牌和产品推广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何刺激农民前来消费,礼品已不重要,经销商们绞尽脑汁开始寻找新的促销方式。

  买赠促销:

  案例:安徽省蚌埠市一家农资公司在用肥旺季的8月至10月举办了一次有奖销售活动,推销刚刚进入本地区的新品牌复合肥,他们印制了90000张奖券,买肥即可参加抽奖,奖品从电视机到电饭锅应有尽有。当10月份活动结束后,该高端复合肥在当地创下6000吨的惊人销量。

  分析:农民固然知道“羊毛出自羊身上”的道理,但有机会能得到彩电的诱惑还是消费者的一种心态,抽奖这一方式实质上依然是送礼品,只是赠送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这种促销方式常用在日用消费品上,商家转换了一下思维用在农资商品上,灵活地将这一形式带到基层市场。

  优点:由于性价比高,农民感觉实惠,短期内迅速发挥作用,在销量上产生明显效果。

  缺点:赠送的礼品常会出现下游截流,往往会带来“网大不捞鱼”的结果,必须严格制定赠送政策,才能将活动的主旨发挥出来。

  农化服务促销:

  案例:河北省保定市一家农资公司与当地农技部门合作,通过农化服务的方式开展科技种田和某品牌肥的推广。基本都是在用肥旺季前一个月开展活动,每次下乡维持在5人左右,一辆宣传车。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丰富了种田知识,同时也对赞助其活动的品牌加深了解,为该品牌日后的销售工作打下基础。

  分析:消费者都反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农民也不例外。农化服务要切实将服务做到实处,做到深处,过于形式的服务只会事倍功半。当然,农化服务相比“买赠促销”要费时费力,不好操作,但其效果却是根深蒂固的。国内一家大型肥企企图将农化服务做成一项长期、深入的事业完成,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搁浅。此种促销方式非常适合小面积、集中式地开展,想要做大做全并非一朝一夕。

  优点:比较适合新品牌和新产品的推广,对日后的销售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缺点:如果想推广这一方式必先考虑时间、精力、人力条件,不可求大,否则徒劳无功。

  其他促销方式:

  反利销售:常见于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促销方式,通过制定价格和利润之间的政策给予返点。如此一来,价格、利润、区域透明化,有利于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适合长期销售战略推广。但是,有些经销商会出现恶意竞争,窜货和扰乱价格的事情常有发生,需要厂家严格监督。

  降价促销:在购买农资产品时,价格是其重要因素,农民辛苦赚钱不容易,“少花钱多办事”的心态普遍存在。此种方式同“买赠促销”同样能产生爆炸式的短期效果,但不适合新产品的推广,基本都是用在某地区已经成熟的品牌,人们对其已经有了好感和认知,如果换成新品牌,农民只会去猜测该产品是否偷含量!

  每日特价品: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顾客登门,推出每日一物或每周一物的特价品,让消费者花小钱买到便宜又好的商品。低价促销如能真正做到物美廉价,极易引起消费者的“抢购”热潮,但对顾客忠诚度的提高无多大益处。

  产品推广会:常见于厂家和商家之间互动的方式,当新产品下线后,厂家将经销商集中进行推广。在“吃吃喝喝”之余还可以穿插农业技术讲座、如何提高销售技巧等培训环节,增进感情、丰富知识、提高销量,这是日下非常流行的一种新方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