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麦生长后期宜巧管理


  一、适时叶面喷肥。小麦从抽穗到成熟,称为生长后期。进入这一时期后,根系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但植株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仍然十分活跃,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籽粒灌浆,增加粒重。而这时若从土壤追肥,难度既大,效果也差。最好的办法是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就能解决这一难题,使千粒重显著提高,从而促进小麦增产。具体做法是:亩用尿素1千克、磷酸二氢钾0.2千克、硼肥0.1千克,对清水60-75千克喷施。一般在抽穗和乳熟期各喷施一次,同时可结合防病虫进行。喷施时间最好在晴天下午四时以后,中午高温时及阴雨天不宜喷施。

  二、注意防止倒伏。对群体偏大麦田。一是推迟第二水,浇足扬花灌浆水,不浇麦黄水。二是小麦后期注意天气预报,风前雨前不浇水。三是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三、 积极防止渍害。麦子生长后期雨水增多,土壤湿度大,容易引起根系早衰、粒重下降,甚至烂根倒伏,青枯死苗。要及早清沟降渍,沟深要达20厘米以上,做到沟沟相通,沟通河,雨过田干。

  四、防干热风减产。高温、低湿,伴随着强风而形成的干热风是麦子发育后期的主要气象灾害,这会导致正在乳熟的籽粒灌浆不足,提前枯熟,粒重下降,造成严重减产。在麦子扬花到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高效叶面肥、草木灰浸出液,或喷施0.05%阿斯匹林溶液或0.1%氯化钙水溶液,有条件的在麦子乳熟期前一周浇灌一次“麦黄水”,均可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五、适量浇灌浆水。小麦抽穗灌浆水对延缓小麦后期衰老,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若此期供水不足,则功能叶片寿命缩,根系衰老加快,叶片光合强度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输受阻。一般应在小麦开花后10天左右,浇灌浆水,以后视天气状况再适量浇水。

  六、加强防治病虫。搞好病虫害的测报及防治。

  1、防治白粉病。对密度大,湿度大的麦田,要注意查治白粉病。可用50%多菌灵或25%粉锈宁800倍液喷雾防治(亩约喷施药液50千克)。

  2、防治麦蚜。百株蚜虫量达到800头时,立即用药防治。防治方法:用快杀灵或高效氯氰菊脂1000倍液喷雾,亩用药液50千克。

  3、麦红蜘蛛。要做好调查,当小麦单行每米600头红蜘蛛时,就应进行防治,防治方法:20%达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8%虫螨克乳油5000倍液喷雾,亩用药液40千克。

  4、吸浆虫。做好淘土查虫工作,每土样方(10×10×20cm)有虫2头以上地块,可在4月25日前后,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毫升或1.5%甲基1605粉2千克与25-30千克细土拌匀成毒土,撒施麦田,锄划后灌水。后期补治吸浆虫成虫。在小麦抽穗后至扬花初期用快杀灵或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喷洒穗部,亩用药液50千克,4-5天后再喷一次。  (沈 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