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拉开了春播的帷幕,棉花种植也已在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棉农种下去的不仅仅是棉花种子,更是对一年中增收的希望。
受去年棉花收购价格走低、棉花生产成本上涨的影响,今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减少已成事实,据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本月上旬对会员2009年植棉意向调查显示,今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将减少13.87%。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导致棉种市场供大于求,进而使得今年我国棉种价格较去年略有下降。
成本上涨:化肥价格上涨是主要助涨剂
近两年,随着农资价格的不断上升,棉花种植成本也一年高过一年,2008年更是如此。其中,化肥价格大幅上涨,成为推升2008年棉花种植成本的直接原因。
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最新调查,2008年棉花生产的亩均总成本为1206元。如果再将植棉土地的机会成本进行折算计入成本,那么棉花生产成本将更高。
分地区来看,黄河流域棉花生产的现金成本最低,亩均382元;长江流域的现金成本居中,亩均416元;西北内陆的现金成本最高,亩均520元。西北内陆的植棉成本较高主要是物价水平高和雇工支出大。
如果将家庭用工进行折算,2008年棉花亩均投工量为31个工日,按每工日25元的低标准计算,亩均人工成本为775元。这样,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成本亩均1157元,长江流域的生产成本亩均1191元,西北棉区的生产城北亩均1295元。
化肥价格涨幅大。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粮食化肥价格周报”主产区农调户平均每50公斤的实际购买价格:2008年,国内化肥价格连续大幅度上涨,2008年4月中旬,国产尿素达到112.3元、国产磷酸二铵高达226元,进口磷酸二铵高达241.8元,分别比2007年平均水平增加了23元、94元和100元。磷酸二铵每亩使用量在50公斤以上,因此它的价格上涨直接引起棉花生产成本的增加。
2008年,棉农在承受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种植成本上升压力的同时,将收益的希望放在了籽棉销售价格的身上。当前2009年春播在即,棉农增收的希冀也随之飘零。
棉贱伤农:籽棉交售价格创6年来最低
2008年度棉农收益大幅减少的根本原因是,籽棉交售价格低位徘徊。据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对会员的植棉意向调查显示,2008年度棉农籽棉交售价格年度均价不到4.8元/斤,为六年来最低水平。
据了解,2008年度籽棉交售价格呈“U”型走势。2008年度籽棉上市初期,收购价格在2.7元/斤左右;2008年11月底,籽棉销售价格达到最低区域,长江流域很多地方籽棉最低交售价格达到1.7元/斤;受到国家收储政策支撑,2009年春节后,籽棉销售价格逐渐回升,截至3月19日,标准级籽棉收购均价为2.56元/斤。
从三大产棉区看,2008年度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棉农籽棉平均交售价格高于全国最高水平,山西、陕西两省的棉农籽棉交售平均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流域籽棉销售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棉花销售价格的持续走低,造成棉花产值大幅度下降。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最新调查,2008年全国棉花亩均产值为1112元,比2007年下降17.8%。分地区来看,长江流域的产值最低,亩均只有980元,主要是由于棉花单产水平较低;西北内陆的产值最高,达到1413元,这一方面是因为单产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该地区棉花品质较好,价格相对较高。
产品产值下降,生产成本上涨,直接导致棉农的植棉收益严重受损。亩均产值扣除现金成本后,亩均现金收益只有681元,同比下降28%;若将家庭用工成本计入总成本,亩均净收益为负值,-94元,也就是说2008年棉农植棉不仅不赚钱,而且还赔钱。
收益受损:面积最高降幅可达24%
2008年度,棉农籽棉交售价格过低,减少了棉农收益,降低了棉农植棉积极性。棉花协会棉农分会进行的植棉意向调查显示,国内主植棉面积下降幅度最大可达24%。
2008年度籽棉销售初期,籽棉销售价格不仅较低,而且还远远小于棉农预期,导致新花上市初期,市场形成了长时间的棉农与棉企的对峙格局,惜售一直是2008年度棉农籽棉交售的主旋律。据发改委2月份棉花月报显示,截至2月底,国内棉农籽棉交售率为90.9%。从国内三大棉区看,黄河流域的棉农籽棉交售率较低,长江流域和西北棉区棉农籽棉已基本交售完。截至3月9日,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约两成棉农还未交售或手中存有棉花。
棉花播种在即,尚未出售的存量籽棉和受损的棉农收益,让2009年棉花面积减少已成定局。据棉花协会棉农分会调查,西北棉区棉花面积减幅最小,长江流域棉花面积减幅最大。
从三大棉区看,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植棉面积分别下降13.4%和11.28%,河北的植棉面积减幅为9.6%,山西、陕西面积减幅达到23.3%;长江流域的湖北、江苏两省面积减幅达到24%以上;西北棉区棉花面积减幅为12.9%。
今年棉农植棉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导致棉种价格略有下降,市场供大于求。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反映,今年棉种可供总量2.2亿公斤,余种0.6亿公斤。
3月9日,农业部发布《2009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知道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2009年棉花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补贴标准15元/亩。《意见》要求力争今年棉花面积保持在8500万亩左右,棉花产量稳定在750万吨。
棉花面积实施全面覆盖,可降低棉农生产成本,将会缓解棉农植棉意向的下降,对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近期国内外棉花价格联动上涨,也为进入播种期的棉花种植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随着物价回落,农资价格较去年也有下降,加上全覆盖的良种补贴政策,无疑棉农种植成本比去年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今年,我们有理由期待,棉农有一个好收益。
编后:
从表面看,2008棉花年度,棉农收益下降是棉花生产成本上升,籽棉销售价格较低的结果。如果深究,不难发现,2008年度棉农收益受损与大的经济环境紧密相关。
2008年棉花播种期间,国内物价上涨,带动农资价格上涨,导致棉农种植生产成本过高。而2008年9月份,正值新花上市,金融危机暴发,其影响迅速蔓延到我国,纺织业首当其冲。在前期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纺织行业发展速度放缓,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进一步加剧了纺织行业的发展困境,导致棉花需求降低,棉花收购价格大幅下降,并一路低迷。
春播在即,怎样从宏观经济环境把握棉花生产和销售,成为保障2009年度棉农收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