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3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店铺商品陈列全攻略

本报记者 张涛

  好的商品陈列能够让农民用更短的时间,看到更多的商品,提高其购买的积极性,减少店主的劳动强度,使营业员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的销售上去;好的商品陈列能够调剂店内商品的销售进度,把一些相对滞销的商品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并加以适当的推荐,能够促进其销售,减少店内的库存积压;好的商品陈列能够更合理地利用铺面的空间,减少库房的存储压力;好的商品陈列能使店铺在同行竞争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农民一样有审美眼光,一样有自己的判断力。总之,没有搞陈列生意不错,但是搞了陈列,生意可能会更好!

 

  农资店铺作为农资产品销售的终端环节越来越受到经销商们的重视,而商品陈列直接关系到农民购买产品时的购买因素。许多经销商认为,因为直接面对的是农民,只要把商品摆放整齐即可,什么美观性、科学性对销售业绩影响不大,只要凭借经销商的一张嘴就万事具备。实际上,店铺陈列虽然可以使店面美观,但其作用绝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提高销售工作效率。

  商品区域划分

  无论农资商品如何推陈出新,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种类:化肥、农药、种子、大棚薄膜、地膜、灌溉带和简单的农资器械。其中,化肥所占面积最大,经销商都不约而同地将化肥放在店面的角落、门口和仓库中,当农民来买肥时,可以方便、快捷地提货,从而也节省店铺的空间;农药的种类繁多,基本都用货架的方式摆放在店铺最显眼的地方,可以一目了然地被众人挑选,同时货架配有柜台,一方面可以放些商品和杂物、另一方面也防止商品丢失,便于管理;种子基本被经销商安置于过道两旁,并且拿出一些样品供农民挑选,如有库存也可放置于方便提货、便于打理的位置;薄膜、地膜这样的商品由于近年来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都可被太阳直晒,所以为了招揽客户,经销商放在门口的居多,薄膜在丈量的时候所需一定空间,如果不被摆放在室外的话,室内也需留有一定空间供薄膜销售。

  农资商品的摆放并不局限于以上的方法,可根据自家店铺的面积、地形、临街情况自行处理,只要突显“易买卖、便管理、省空间”的条件,视觉上要美观、干净。

  化肥终端陈列术

  目前农资市场所流通的化肥种类以氮、磷、钾、复合(复混、BB)肥为主。通过近些年行业内的发展来看,除钾肥外,我国化肥产能基本都能自给自足,其中氮肥节余量最大。从施肥结构上看,我国耕地主要以粮食为主,氮肥的施用量比重很大,成为每个农资网点必备的产品。从利润空间来看,由于我国氮肥行业和产能发展迅猛,氮肥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也比较透明化。所以在农资店铺中,尿素和碳铵都被放在并不明显的区域,因为这些都属必备肥种,当有农民来买肥时,可挑选的余地并不像复合肥品种那么多,所以也没必要占用最佳位置。和氮肥相比,市场上所流通的磷铵、复合肥品牌较多,商家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也纷纷给了经销商很大的利润空间,从而给予动力去推销自家的产品。如果厂家走访市场看自家的肥有没有得到重视,基本都看最显眼的位置是不是摆放自家的肥样。所以在各个门店的明显位置,都以磷铵、复合肥和冲施肥这样利润空间大的肥种为主。

  农药专柜陈列技巧

  农药是农资商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作物的健康成长起到关键作用,而市场上所流通的商品品牌较多、功效不一,如何将农药陈列得当也是门学问。

  生动化陈列:根据顾客视线的研究,找到不同功效的农药放在最佳陈列地点,通过陈列位置、高低、形式以及活泼醒目、有创意、有冲击力的方式,吸引眼球,激发购买欲望;

  丰满式陈列:这一般要求农药的种类要多、品目要少、单品适度重复,这样的方式满足了农民追求从众的消费心理;

  价格比较性竞争陈列:分析农药产品的价格带、价格点后,采取相应的陈列,以便农民比较价格,突出产品本身的优势;

  农药货架和柜台同步陈列:可分为小组式陈列、列陈式陈列、特别指定陈列。在农资门店中主要以小组式陈列和功效式陈列为主,以突出农药的卖点。在农药陈列中还有一重要原则——方便店主推介商品,将当下最常用的农药和主打品牌的农药放在显眼位置,能够为销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次形成印象对人的认知往往具有很大的响应力,第一印象不管正确与否,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左右着对方的评价,影响着以后的交往,同样道理,农资店铺的陈列给予农民的第一印象也能对农民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顾客是否采取购买行为。试想下,两家店铺同时出现在农民视线中,抛除其他因素只看陈列方式,一家店杂乱无章,一家店整齐有序,农民该去选择哪家呢?

  搞好陈列,除了暂时习惯上的不适应和一开始的劳动外,基本不会增加店铺的工作量,而且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别看是个农资小店,陈列得当能够体现出经销商的用心和专业,体现出品牌作用,为其销售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