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会场,很多代表对“三农”问题倍加关注,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建言献策。
任建国代表说,国家从前年开始搞农业保险试点,当年中央财政投入10亿元用于保费补贴,去年又投入60亿元补贴,今年我看到财政部的报告上写的是79亿多元。用接近80个亿的资金来给农民做保费补贴,这说明中央对农业保险的重视,把农业保险当成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创新,加大了支农惠农力度。去年农业保费收入已经达到107.55亿元,为5.3万亩的粮棉油提供了1540万亿的风险保障,为4.96亿头家畜、水产品养殖提供了856亿的风险保障,受惠农户达8751万户。虽然成绩有目共睹。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到农作物总面积的1/4,保险制度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任建国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一是加快《农业保险法》的立法进程,用法律来规范这项支农惠农的制度创新;二是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设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由他来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三是加大中央财政补贴的力度,减少省级财政的补贴,取消县级财政补贴。
姜卫东代表则关注农机补贴的问题。他说,农用车在农村的普及和使用彻底改变了农村完全依靠人力、畜力劳动这种古老的耕作模式,对农村来说是一场革命。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农民的致富步伐。作为农村物流的有效手段,它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的运输,对推动农村物流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包括农机产品、汽车下乡、家电下乡,政府都有补贴,唯独与农用车没关系,因此,他建议国家把农用车纳入农机补贴范围之内。
廖国勋代表是贵州铜仁地委书记,他在今年铜仁地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上,有详尽具体的计划。
廖国勋建议,一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点要改善铜仁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以交通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今年交通运输部要在铜仁地区开展第三期农村公路建设示范性工程试点,铜仁地区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新农村建设。今年水利投资总计会达到11亿元,确保新增解决农村3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改善和恢复农田灌溉面积20万亩,新增旱地普通灌溉面积10万亩。
二是认真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国家在贵州铜仁地区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一共有18项,去年有12亿元,今年还有较大幅度提高。他们将按照严格资金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的办法,确保各种涉农资金在兑现的各个环节不挪用、不挤占,百分之百地惠及农户。确保铜仁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0公斤以上。
三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积极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支持开发式扶贫、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培训,确保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万人以上,贫困村从922个下降到622个。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供创业平台,积极实施农民工就地就业,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活无着的农民工实行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