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3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发行行长郑晖:将强化信贷支农

本报记者 蔡 靓 文/图

  “扩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保增长基础支撑在农业,增收重点难点在农民。要把支持‘三农’作为农发行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支农领域,加大信贷投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郑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三农”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焦点,郑晖表示,农发行的政策性银行性质短期内不会改变,支农的立场也不会变。他说:“农发行的政策性银行性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为,从我国国情来看,农业是弱势产业,特别是现在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农发行这样一家政策性银行为‘三农’服务。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存在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谈到农发行的改革,郑晖说:“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对象关乎国计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指出,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中要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发行的重视和信任。农发行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凡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弥补商业金融和财政支农不足的业务领域,农发行都将进一步发挥其职能作用。”

  郑晖还告诉记者,在拓展新业务的同时也应把防控信贷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他认为,经济下行时更要强化风险意识,对粮棉油收购特别是市场化收购贷款既要讲政策又须防风险,对商业性贷款要坚持审慎积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择优扶持,要加强贷款全过程的管控,确保贷款安全,及时识别、化解、处置风险。在农发行的改革方面,要积极推动外部配套改革,为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法制保障。

  今年,为保持农产品价格处于合理水平,国家出台了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郑晖表示,今年农发行要确保支持粮棉油收购不出大的问题。此外,还要确保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有较大增幅;全行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严控新增不良贷款,总行账面盈利不低于上年,提高商业性贷款的拨备覆盖率。

  当然,深化农发行的改革将面临不少困难。郑晖认为,要重点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他说:“首先是完善补偿机制。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点和现实,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对农发行的补偿机制,在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以更好地发挥农发行的作用,促进政府支农政策目标的实现。包括建立资本金补充机制,实行优惠的财税政策,倾斜的货币信贷政策等。”

  “还要加快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建设,制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农发行的性质、宗旨、业务范围、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外部监管、扶持政策等,以规范农发行的经营行为,使农发行依法经营;为外部监管提供依据,使监管部门依法监管;还可为协调农发行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确定规范。”郑晖说。

  采访最后,郑晖告诉记者,在农村金融领域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经验,让他对农村金融的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他认为,目前农金市场中的竞争还不够,因此,他建议国家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三农”发放贷款。“不过在制定优惠措施的时候要做一些细化的工作和规定,确立具体能够得到补贴的科目,监管部门也要发挥作用,防止出现‘套利’的行为,国家补贴就应该补给真正支持‘三农’的金融机构”,郑晖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