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3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当年积压10万吨化肥换来今天8000个销售网点
天脊集团顺势而为“化蛹成蝶”

□ 王爱军

  一提起天脊集团如今布满全国各地的8000多个销售网点,天脊人总会讲起16年前那堆积在生活区空地上10万吨化肥的往事。目睹那一幕的天脊职工,感触颇深。两个词让天脊人牢记在心,一个是市场,一个是品牌。

  那是1992年,在上班路上看到的是一辆辆小四轮拖拉机满载化肥,从厂里往生活区的一大块空地上倒堆存放,好多人搞不懂其背后的原因,心里感觉总不是滋味。清楚地记得,那堆积的化肥就像一个个“蒙古包”,重重地压在天脊人的心坎里。

  为何化肥卖不出去?天脊集团上上下下在思索。

  天脊集团的前身是山西化肥厂,其专利和技术全部从国外引进,一个号称亚州最大的硝酸磷肥生产基地,其产品质量优、肥效高,出现堆积现象令人难以置信。

  原来,造成如此局面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随后,紧接着国家对化肥流通体制的改革,取消专营,由化肥生产厂家自行销售,新旧体制交替。此时,天脊集团的职工不再是埋头只顾生产化肥,更重要的还得把生产出来的化肥卖出去。

  积压的化肥、体制的变革,把天脊带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领域,引导天脊走上了创建品牌、经营品牌的道路。

  天脊集团的企业负责人带头成立了多个调研小组,深入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地进行调研。他们走乡村、进田间、访农户,从中发现,化肥销售量除了受市场供需矛盾制约外,同用户对天脊品牌的了解和认知度有密切关联。销售旺的地方,用户对天脊化肥的认知度高,销售少的地方,对天脊化肥的认知度低。在一些地方,问起“天脊牌”硝酸磷肥,农民不知有此肥料,或者只知名称,但没有用过。

  天脊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肥效显著,为何却不能引领市场?残酷的现实,使天脊人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出在“生产经营”这一传统的方式上。而在当今社会,拥有市场将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便是先拥有具有优势的品牌。

  天脊一边在紧张有序地组织生产,一边在挑选市场化肥销售业务员。踊跃的报名者,经过层层选拔、培训,经合格后划片快步进入全国市场。他们肩负为天脊发展壮大而搏、为天脊兴旺为拼、为天脊腾飞而战的重任,在全国亿万农村,面对面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零距离为农民服务。

  天脊的市场销售员,配备了各种配肥测土仪器,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免费为农民测试土壤成份,指导农民按照不同土壤、不同农作物科学施肥,深受农民称赞。天脊集团还不断优化服务方式,靠服务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天脊化肥在全国磷复肥市场占领了20%以上的份额,知道天脊品牌的用户多了,使用天脊化肥的农民更多了。

  天脊集团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优中选优组建了一支以直销为主、联销代理并存的营销队伍,形成了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在乡镇一级有8000余个直销点的营销网络体系。

  这8000多个销售网点,是天脊与广大农民之间的连心桥、友谊桥,折射出的是天脊为新农村建设所做的积极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