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3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应取消对农信社的歧视性政策

□ 本报记者 郭未名 本报驻安徽记者 王勇

>>基层声音 

  安徽长丰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  熊传海——

  “在一些人的眼里,信用社很土气。这些人里不乏一些政府官员、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不少支农资金和政府筹集的大额专项资金,都不准存在农信社;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也不接受农信社的承兑汇票。事实上,很多地方的信用社都是非常有实力的。以安徽省农村信用社为例,截至2008年底,全系统存款余额1619.7亿元,贷款余额1144.9亿元,存贷款规模在全省金融机构中均排在第2位,仅次于工商银行安徽分行。

  现实的情况是,大量的财政性存款被其他商业银行吸收,农村地区吸储空间有限,但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对贷款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受到存贷比例的限制,一些农信社支农贷款常常不足,支持“三农”力不从心。

  我呼吁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上提议,取消针对农信社的歧视政策,对支农力度大的金融机构进行政策倾斜,将政府部门的支农资金存到农信社。

  同时,还应增加支农再贷款总量,延长支农再贷款的期限,降低支农再贷款利率,减少支农信贷资金成本。这样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代表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宏河镇高茂泉村党支部书记  刘三堂—— 

  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三堂这次带来了农信社的呼声。他提出议案,建议取消对农信社的歧视性政策,特别提出要取消不能在农信社开立社保基金账户的限制。

  众所周知,改革后的农信社已逐步建立起合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比较完善的经营机制、内控制度,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资金实力不断壮大,逐步向现代企业迈进,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另外,绝大多数省市的农信社都接入了央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开通了电子汇兑,加入了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研发了属于农信社自己的银行卡,结算手段丰富、渠道畅通,具备发放社保基金的条件。此外,农信社在广大农村网点多、地缘清、人缘熟,这也是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所没有的优势。

  刘三堂说,农信社不仅本身具有上述优势,在外部政策环境方面也得到了很多支持。许多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信社发展,认真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将许多涉农资金存入农信社,有效地壮大了农信社的资金实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曾明确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政策和规定,扩大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来源,提高支农服务水平”。

  然而,针对社保基金问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部关于协商取消农村信用社存款限制政策的情况的函》指出:“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专项资金的存放,目前只能在指定的国有商业银行开户”,这一规定极大地限制了社保基金的开户选择。虽然地方政府为便于发放社保金,愿意到农信社开户,却因国家规定而放弃了这一做法,给社会保险金的发放造成很大不便。

  不仅如此,刘三堂说,农信社在农村覆盖面广,在农民群众心中信誉颇高,农民愿意把钱存入农信社。积极引导社保基金以及各类涉农资金存入农信社,能够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农村经济的反哺作用,支持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可以方便社保金的发放,给基层老百姓领取社保金提供便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