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此次全国人大、政协代表、委员提案、议案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同样备受关注。
在地方两会召开过程中,不少代表们也都结合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地方农业特色,提出了适合当地农业特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案议案。
江苏省
江苏省政协会议上,民进、民建与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不约而同地提出:要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其工作方向、主要抓手、扶持重点应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身上,只有具有领军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他们认为: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层次低、覆盖面不宽,发展不平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水平较低,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抗压能力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财政、信贷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为此,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扶持一些有影响、规模大、层次高的“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应有专门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投入数额和比例。
要鼓励支持相关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联合社,进行跨地区的生产作业,发挥资源整合的规模效益,探索实现从“产地型”向“产业型”的转变。
应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培养合作社的骨干力量,提高专业合作社的规范性和经营水平。也可以在相关高等院校开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大学生村官应优先安排到农民合作社帮助工作。
为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他们还建议:应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
福建省
福建省人大代表阮培金在今年福建省人代会上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农产品进入保险,保障农民的利益。
阮培金说,现在农产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增产但不增收,产出大于销售。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农业生产机制还较松散,许多农民没有得到科学的生产销售信息造成的。他说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是要整合农业生产机制,建立专业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引导农产品进入保险,将农业纳入商业经营范围,建出品牌,由政府提供一部分资金。
江西省
在江西省人代会上,由陈毓平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制定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的议案》,已被确定为江西省“两会”的“一号议案”。
据了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以来,江西各地迅速掀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高潮。这份“一号议案”指出,江西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合作组织自身发展看,呈现出“五多五少”的特点:松散联结的协会多,紧密联系的合作社少;技术、信息、销售服务联合的多,产、加、销系列服务联合的少;部门和能人大户领办的多,龙头企业领办的少;无序发展、临时合作的多,规范运作、形成规模的少;自身组建、自我发展的多,政府引导、扶持发展的少。从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则表现为“五个缺乏”:一是缺乏法规支撑;二是缺乏政策资金;三是缺乏产业基础;四是缺乏普遍认同;五是缺乏规范指导。
浙江省
浙江省两会上,台湾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听取和审议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常委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等5个工作报告后,认真调研,精选了6件团体提案提交省政协大会,提案之首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加强浙台农业合作。
辽宁锦州市
在辽宁锦州市政协会议中,市政协委员李杰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几大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认识不足;二是规模小,资金缺乏;三是经营管理档次低,合作层次不高;四是运行机制不完善,运作不规范。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要在几大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建立促进合作社发展的五个机制。建立依法建社机制,确认合法市场主体资格;建立准入服务机制,加快登记工作步伐;建立品牌兴社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合同帮社机制,积极倡导诚信经营;建立维权维社机制,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财政与税收的支持力度。各级财政应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优先扶持放宽对农产品出口政策限制等。
三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基金。
四是建立订单农业工作指导站,保障合作社良性发展。减少订单合同纠纷,增强合作社对农户的吸引力。
五是加强指导,完善制度,搞好服务。各级政府应出台支持、扶持相关政策,加强引导与服务,防止出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生自灭的现象。
云南红河州
云南红河州两会中针对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部署:一是积极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三是强化农民资源和农民主体地位、积极引导稳步推进、依托专业生产、多种形式发展等4个方面的坚持,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四是在边疆县和内地不发达地区推行“支部+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在内地县和发达地区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合作组织做大做强。
甘肃古浪县
甘肃省古浪县两会代表、委员提出:今后将继续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逐步引导合作组织由劳动合作型逐步向多样化、深层次、综合型发展,使合作组织逐步拓展到技术推广、产品加工、储运保鲜、信息咨询等各个领域,对一些条件成熟、效益明显的合作组织给予重点支持,增强发展后劲,为带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