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海甸溪边上有条海甸一东路,路边有家小茶馆,马路上车来车往,小茶馆里的人悠闲地品着茶。这家名为德记的茶馆在父子两代人的经营下,已走过了74个春秋。
茶馆不大,馆里馆外都摆上茶桌也不足20张。茶店现在的主人叫陈高寿,今年44岁,茶馆比他整整“大”30岁。
陈高寿的父亲跟很多“老海南”一样,闲余之际喜欢喝茶聊天,为了方便街坊邻里闲暇时有个消磨时间的地方,1935年,陈高寿的父亲开了小茶馆,起名德记。茶馆里不只卖茶,“有些乡亲喜欢喝咖啡,我父亲于是就买回咖啡自己研磨、冲泡,咖啡很受大家的欢迎。”陈高寿说,父亲在世时经常跟他们兄弟说,生意人一定要了解地方民情,了解百姓的喜好,只有这样,做出的茶才能迎合顾客们的口味。
陈高寿说,解放后不久,父亲苦心经营的小茶馆遭遇了一次“变故”,为了符合国家规定公私合营的新政策,小茶馆被国有化了。“茶馆虽然不再是我父亲的,但他仍然要求留在茶馆里干活,他对茶馆有很深的感情。”陈高寿说,他父亲一直在茶馆工作,直到1979年去世。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也开始喜欢上茶。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小茶馆又重归陈家经营。开始是由陈高寿的哥哥经营茶馆,1984年,年仅19岁的陈高寿才接手茶馆,成为这家老茶馆的第3代“掌门人”。“我们兄弟不管是谁经营,都从没改过‘德记’这个名字,因为这是父亲起的。”陈高寿说,不仅名字没改,他也从没想过改行,“干这行久了就舍不掉,再说它是父辈留下的产业”。
(陈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