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茶产业在持续发展中实现新的提升,安溪县委、县政府日前决定,在2009—2011年组织开展“茶产业提升年”活动。
作为安溪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在“茶产业提升年”活动中,安溪县将坚持深化“茶业富民”发展策略,坚持以“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兴茶新理念为统领,瞄准“打基础、抓建设、促提升”的主线,牢牢把握“生态、品质、品牌、延伸、文化”五个工作重点,加快打造现代茶业,不断增强茶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安溪茶产业永续发展、持续跃升。
目标:实现“五大提升”
通过“茶产业提升年”活动,安溪县要确保实现“五大提升”的目标。到2011年,全县茶叶总产值达到85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内销市场占有率力争达到7%,年出口创汇力争达到8000万美元;新增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年产值上亿元的茶叶企业力争达到10家;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制造、包装印刷、茶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安溪“茶产业提升年”活动将以“五大提升”为目标,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茶产业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茶业,构建绿色增长模式,提升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推动茶农组织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等上新水平,实现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产业组织化的程度和水平;坚持培育、保护、推广和运作四者并重,以集体品牌支撑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开拓市场,推动茶产业朝着品牌经济方向发展,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抓好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涉茶技术创新项目,用科技手段改造、优化和创新茶业形态,加快茶产业向现代茶业转变,以提升科技力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挖掘茶文化特色,建设茶文化载体,培育茶文化人才,开发茶文化旅游,促进茶文化与茶经济互动共荣,以提升文化涵养产业的功能。
重点:推进“十大体系”
据介绍,实施“茶产业提升年”活动,重点是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即推进品质保障体系、科技支撑体系、产业化组织体系、品牌体系、茶文化体系、配套延伸产业体系、茶旅游体系、贸易物流体系、开放合作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活动将立足打基础、抓建设、促提升,坚持边实践探索、边总结提高、边深化完善的原则来进行。
在推进茶文化体系建设上,安溪县将积极探索安溪铁观音与和谐健康新生活的具体结合形式和实现载体,建立安溪茶文化资料库,提升中国茶都茶文化博览馆规模档次。结合“5551”文化小康工程,在大县城、茶叶主产乡镇建设一批品位高雅、风格独特的茶文化专馆、茶艺表演厅,并设立茶文化发展基金,鼓励茶文化精品创作,编纂出版安溪县茶经、安溪县茶叶志。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普及茶叶和茶文化基础知识,全面提升茶文化内涵,推动茶文化与茶经济互动共荣。
据悉,为保障“茶产业提升年”活动的顺利开展,安溪县委、县政府已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茶产业提升的组织、协调、督促、服务和推进工作,并将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税费扶持等多种手段,不断强化活动的要素保障。同时,将充分依托各种宣传载体,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茶产业提升年”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吴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