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说喝茶

徐晓村

  

  《闲情偶寄》卷十二云:“慈既备述饮馔之事,则当于二者加详,胡以缺而不备,日惧其略也。性既嗜此,则必大书特书而且为罄竹之书。若以寥寥数纸,终其崖略,则恐笔欲停而心未许,不觉其言之汗浸而难收也。且粟可略而茶不可略。茗战之兵法,富于三略六韬,孙子十三篇,所能尽其灵秘者哉。”将喝茶一事说得极其盛大,故于是书缺而不述。李渔是一位真正的生活的艺术的专家,虽觉得他对喝茶的议论过于夸大其词,想来是会有不少精妙的见解的。至于后来是否真的“专辑一编,名为茶荈志”我不得而知。

  茶的品格其实在于它是一种精神的滋润品。仔细考究起来,茶这东西是可有可无的。不吃饭是要出人命的,不喝茶我敢断定决不会死人。虽然听说茶有医疗的作用,但并不见说茶有起死回生的妙效。人渴了,喝一杯白开水与一杯茶之间的区别并不见得有多少。然而茶叶仍在大量生产,而且价格渐涨,可见需要之甚。《红楼梦》里的妙玉发过一通关于茶的高论,单是水的来历就奇特而麻烦,茶的滋味却不知道,想必也没有人试过。

  粗略的分起来,喝茶的人不过是两类。一类是以解渴为主,兼顾及滋味。南方茶叶较多,农民到田里劳作也带一罐茶去,渴了喝一大碗,取其略胜于白开水而已。另一类则并不求其解渴,而在于品其滋味。妙玉请宝、黛、钗三人喝茶,用意在此。不过她们那种口味过于贵族化,平常人是品不起的。相似的情形是有的,只是简单粗糙一点而已。这两类喝茶的人并不截然分开,倒是兼而有之的居多。

  茶的滋味是于平淡的苦涩中有平淡的甘爽。这苦不是药的恶苦,甘也不是糖的俗甜,而是于平淡中显出悠长,于简易中显出繁杂,这恰恰与人生的况味相似。人生原是十分劳累而单调的。衣食住行的奔波,扶老携幼的操劳总要耗去大半的生命。平平淡淡的忙碌和计数不清的忧烦之后,便是无法逃脱的大去之期了。然而,这忙碌之中自有短暂的闲暇,忧烦之中存在朴素的愉悦。平凡的生活因此有了光泽,有了韵味。生活的趣味正在这短暂的闲暇与朴素的愉悦之中。

  “闲茶闷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也懂得茶与酒的真味。试想,劳作了一天之后,沏一壶茶,慢慢地啜一口,细细品味其中一缕浅浅的甘爽,不正如品味休息的安然吗。因此,茶是散文的,与寻常生活有着同样的朴素,而酒则是诗的。大喜大悲都可以饮酒,寻常时日则适于品茶。因此,茶这样一种于生理上不是非有不可的东西,在精神上却不可缺少。人们要喝茶,并且喝起来还有如李渔与妙玉所说的那许多名堂,恰在于平淡无奇的时光无所不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