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风暴肆虐、国内各产业均不景气的形势下,农药生产却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农药产业何以能抵御金融风暴?在2009年将有哪些新的发展亮点?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抗旱主力不可缺少
今年开年中国劈头就遇上一场历史罕见干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孙叔宝指出,这样的气候极易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目前要特别注意农业突发性、大面积病虫灾害的暴发。从历史上看,大旱之年往往是病虫害的高发年。条锈病、蝗虫、蚜虫、瓜绢螟、豆野螟、斜纹夜蛾等病虫害都可能对农产品生长构成严重危害。2月6日国家农业部下发紧急通知,预测今年小麦条锈病可能在全国大流行,防控形势异常严峻。而防控的主力正是农药。
孙叔宝提醒说,去年上半年南方大面积的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了农药的使用,2008年冬季农药企业的储备积极性普遍不高。如果今年春天发生大面积病虫灾害,就有可能因农药存量不足而措手不及。为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近日已上书工业和信息化部,呼吁建立农药淡季储备制度,或在行业协会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农药企业融资担保基金,用以解决农药产业淡季资金周转困难。目前,工信部、农业部有关领导对农药协会这一呼吁已做出积极响应。农业的病虫灾害具有暴发时间快、受害程度严重的特点,而农药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难以建立储备。救灾如救火,可以说农药淡季储备比别的农资淡季储备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去年表现行业最佳
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律先。王律先说,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农药总产量190.2万吨,同比增长12%,农药产业的增幅在整个化工行业中是名列前茅的。产品销售率达到96.7%,同比提高0.96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国内农药产业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农药产量可增长7%-8%,农药市场需求将以满足国内农业生产为主,同时在全产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努力下和世界各国均重视粮食生产的形势下,国内农药出口量将稳定增长。今年农药产业要继续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制止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提供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农药产品,同时通过节能减排与挖潜增效,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继续扩大出口,因为出口有利于促使企业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产品结构,调节国内农药消费的淡旺季平衡。
王律先说,预计金融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较之其他产业而言,农药产业受到的冲击要小得多。这是农药产业近年来着力扎实基础、练好内功、节能减排的最好见证。2008年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全面实现停产,高效环保的水性剂型品种快速增长,杀虫剂比重下降,杀菌剂比重提高,农药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一批品牌产品脱颖而出。这些因素,都提高了农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对金融风暴的抵抗力。
龙头企业利润大增
沙隆达公司是我国农药产业的龙头企业,其农药产量、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等经济指标多年来均居产业第一。记者采访沙隆达公司总经理何福春了解到,虽然2008年公司的财务年报还没有公布,但预计公司全年的净利润比2007年要增长450%-500%。取得如此好的业绩,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导产品出口量增加,毛利率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而且,全球金融危机对公司2008年第四季度的影响低于预期。同时,公司加强节能降耗和成本控制,使2008年净利润增长幅度高于预期。据了解,今年沙隆达公司的发展预期是令人鼓舞的。首先是作为农业概念的上市公司,在税收、免收土地出让金、招商引资、出口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多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居于全国前列,在国外已注册了140多个农药品种,出口市场稳定增长。
今年利好因素有三
2009年农药产业发展的利好因素,首先是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举措。2009年新年伊始,国家就明确宣布较大幅度提高今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从2009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13%、15.3%、15.3%,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幅度分别为16.9%、16.5%、15.9%。这对与粮食生产息息相关的农药产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农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随着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价格上升,农业投入的增加,消费量会髓之上升。去年国家还提高了部分农药的退税率,例如杀螨特、氯氧磷、草甘膦的退税率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9%,三氯杀虫酯、灭螨醌、特乐酯的退税率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13%。这些政策对农药产业的利好效应,会在2009年得到充分释放。
其次,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使产业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2008年1号公告,全面禁止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5种高毒农药在国内的生产、流通,禁止其在国内以单独或与其他物质混合等形式使用,同时废止这5种高毒农药的农药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准证书。高毒农药的退出给市场带来巨大的空间,一些高效低毒农药新品种纷纷上市。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国产农药在2009年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近年来全国各农药生产企业都在大力推行高效生产,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而其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将在2009年进一步显现。 (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