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2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莫让钾肥羁绊春耕备肥的脚步

本报记者 吴江

  春耕在即,化肥市场开始回暖,在各种肥料逐渐探底的过程中,钾肥价格最难以揣测和琢磨。目前,国内进口氯化钾已经从2008年底的3500元/吨开始逐步上涨,红钾升至4000元/吨、白钾开始问鼎4200元/吨,即使是前期用量比较小的大颗粒钾肥,也突破了4500元/吨。“港口氯化钾价格已经突破4000元/吨”、“氯化钾上涨了500元/吨,还有上涨空间?”各种试探的声音甚嚣尘上。

  与此同时,涉及谈判的传言也在市场中响起。“印度向国际钾肥供应商开出了200美元/吨的还盘价格”、“经过几轮磋商,中国在降价问题上未获进展”。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都在权衡价格下隐含的风险,也阻止了市场的步伐。一位复合肥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这样形容当前的钾肥:“即使生产企业保底进货钾肥,如同击鼓传花一样,就盼着终端销售好一些,把风险尽快传出去。”

  其实风险一直都存在,只不过目前的风险超越了人们对收益的心理预期。“全球钾肥需求明显减少,体现在中国就是2008年减少了约400万吨的数量,钾肥销售压力逐渐增大。同时,农民风险最小化、目前短期化的消费特点,将风险转嫁到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中。”中国农资集团公司副总裁郭雁民一语道出了当前需求与风险的博弈。

  正在与需求的博弈不仅仅是国内市场,国际钾肥供应商也在权衡需求走弱后钾肥的最终价值,国际钾肥巨头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减产计划,将人们的目光“定格”在“限产”后的“定音”基调上。毕竟市场变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进口钾肥的谈判价格,最终结果将使国内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收益变得明朗化和清晰化。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了不同看法。

  郭雁民认为,面对需求的日益减弱,国际供应商为了求生,减产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其在“限产保价”上体现出的默契令人关注。“钾肥供应商的特点就是很团结,他们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在市场上看得很清楚。”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国际采购部部长刘树海对国际供应商采取“限产保价”抗衡需求的做法,表示愤慨。“国际供应商用15%-30%的产能抗衡全球钾肥需求,无疑是在进行一场‘反人类行动’,阻止人类改变饥饿现状的步伐。”他认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作用占到80%,在这场较量中,中国的态度举足轻重。“从2004年以来国际钾肥价格上升的过程,全球钾肥消耗的增长量80%进入了中国库存。在国际钾肥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如此的默契配合中,只有中国将价格降下来,全球的价格才有可能下来。” 

  “在这场全球参与的博弈中,决定权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而是国际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巴西和印度的签订价。”中国边贸陆运钾肥协会副理事长张晓彪对此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从2008年的进口量来看,中国并不占据国际市场价格的主导地位。“从中国进口约700万吨,回落到十年前的200多万吨,对于BPC、加拿大等等供应商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能拉动其全球市场的数量,只能说中国市场是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市场。”他认为,从量上来看,中国的话语权是在降低。

  对于钾肥进口谈判的关注,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2月底于王府半岛酒店召开的FMB会议上。对于能否破解国际供应商的“限产保价”,中国农资集团公司副总裁郭雁民亮出了自己的点。“关键是供应商之间的联盟能维持多久,涨价使供应商有一种默契,减产却绝对做不到心齐。”在彼此博弈的过程中,减产的预期与价格底线的各不相同,使他们很难在同一个水平上相互契合,“利益冲动会在降价和减产中激化矛盾。”同时,他认为,供应商长期维持高价格也隐含了一种潜在风险。“过高的价格将使高成本钾矿,比如刚果、德国甚至包括老挝、泰国、加拿大等地的钾矿被尽快开发出来。”其结果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在抵制国际供应商的“限产保价”中,中国边贸钾肥协会与国内进口商保持了步调的一致,从去年10月份供应商抛出680美元/吨的边贸陆运价格开始,中国边贸陆运钾肥协会成员已经连续5个月停止边贸进货。一边是进口通道被堵,一边是即将启动的春耕生产,在此消彼长的价格轮回中,作为中国边贸钾肥协会副理事长的张晓彪,对春耕备肥表示出忧虑。

  “化肥是一个季节性非常强的商品,需求决定的市场价格使淡季价格回落,也会使旺季价格上涨。如果在旺季讨论降价问题,我感觉很不切合实际。”目前已经不是风险问题,而是能否保障春耕用肥的正常生产问题。随着国际市场的全面启动,印度、东南亚库存也并不多,而国内市场“中化”的大部分库存也是不能在北方作为复合肥原料使用的加拿大钾。需求的瞬间释放造成的钾肥供应紧张,不仅带动价格继续上涨,还可能导致国产钾肥价格的“暴涨”。“市场是由供求关系决定,数量的保障是价格下降的前提,价格下来才能维护农民的利益。

  对此,郭雁民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目前国内库存完全可以保证春耕生产,同时,目前国内钾肥价格相对稳定,市场比较安全。”虽然目前边贸陆运钾肥已经停止,海运价格没有签署,但是在货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依然保持了价格的相对稳定,后期国际市场行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随着国际需求的逐渐减弱,中方谈判的筹码也逐渐增加,特别是运费持续低价位,可以将中国到岸钾肥价格降低100美元/吨。郭雁民对2009年谈判表示出信心。

  春耕之际,发改委也给予钾肥市场一份关注。日前,为了适应国内外钾肥市场形势的变化,保障钾肥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了《关于完善钾肥价格管理政策的通知》,特别是针对钾肥的备案制度进行了完善。

  市场即将启动,莫让钾肥羁绊了春耕备肥的脚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