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科技武装员工 用爱心奉献社会
——访山东省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副总经理高义武
刘苏华

  “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正在省城济南出席省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副总经理高义武如是说。

  高总表示,金正大集团一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看成是企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此,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的项目,全面启动了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冬歇期不让职工在家“上锈”,而是实行全员培训,集团为此拿出数百万来让广大职工“苦练内功”,学习提升个人素质;对营销全员实行军事化培训,磨练他们的意志,并聘请名校教授以及营销专家授课,提高他们的营销技巧。不仅如此,他们还根据明年市场的形势,迅速出击,从社会上招聘了近百名营销精英。

  金正大集团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积极联合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国家杂交水稻中心、中科院南土所等单位开展大面积的缓控释肥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并在国内率先设立“院士基金”,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资助10名左右的院士围绕缓控释肥进行研究、推广。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开发出12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缓控释肥产品,形成了年产缓控释肥50万吨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缓控释肥规模化生产中的空白。为此,金正大先后承担了《缓控释肥料》行标及国标的制定、“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星火计划等20余项科研课题,申请发明专利104项,其中国际专利10项,已经获得授权专利25项。

  金融危机给整个肥料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金正大集团在企业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顶着各种压力在第一时间公开承诺“不裁员,不减薪”,给广大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据高义武介绍,在1月21日,山东金正大集团举行 “迎新春、话感恩、促发展”职工父母座谈会上,公司拿出百万元奖金献给职工父母,以答谢父母长期以来对金正大工作的支持与厚爱。在市场低迷的销售淡季,企业不仅拿出100多万元组织优秀员工到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还拿出300余万元重奖营销骨干,百万元答谢员工父母,这一壮举充分体现了金正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经营理念,做到了使“企业与政府同心、员工与企业同心”。

  笔者了解到,面对金融危机,金正大集团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积极推广缓控释肥的同时,广泛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专家,在全国各地进行测土配方,根据当地土壤、作物特点生产适宜的控释肥,同时配合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基地,搞示范,用身边活生生的事实让农民看到控释肥带来的实惠。派遣专业技术服务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讲座,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肥。此外,金正大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山东菏泽投资建立全球缓控释肥百万吨样板工厂并不断加快开发进度,充分发挥菏泽的区位优势,解决菏泽及周边地区农民买肥难、买肥贵等问题,同时又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有力措施,企业实现了逆势增长,高义武欣喜地告诉记者,2008年,金正大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6亿、利税2.3亿元,较去年增长了10个亿。仅今年1月份,金正大集团完成销售收入近6亿元,实现了“开门红”,为实现全年销售收入50亿元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尽管金正大集团和其它企业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执着前行,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理念从未改变。我们衷心祝愿金正大明天更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