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复合肥行业平稳之中渐回暖

本报记者 张陆新

  春年过后,随着各地春耕市场的陆续启动和冬小麦等作物追肥的进行,尿素率先走出了一轮价格上扬的行情。而复合肥市场在经历了近半年的低迷状况之后,也期望着在春耕用肥旺季有所表现。按照往年习惯,进入4月之后就将迎来复合肥的一次施用旺季,而2、3月份正是备肥的重要时期。

  春耕临近 市场趋向回暖

  在复合肥厂家市场销售价格逐渐出台的情况下,基层市场提货的积极性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消费势必拉动生产,近期国内企业的生产开工率也有了进一步增加。根据记者采访了解的情况,目前山东、江苏、河南等地不少复合肥生产企业都开足马力,多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每天生产各种复合肥2000吨左右,发往全国各地市场。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李长侠甚至表示,由于前期市场上货源不足,目前市场启动之后,不少生产厂家库存消化速度很快,有些厂家甚至出现了负库存,整个复合肥市场的供货还是有些偏紧的。他进一步解释说,去年下半年化肥价格整体下滑,基层都不敢拿货,而大型经销商手中的化肥储备相比往年也是有些偏少的。迫于资金、库存等压力,当时生产厂家停产限产较多,最低的时候复合肥行业开工率一度降至10%左右,这对复合肥的货源供应有着较大影响。目前市场复合肥价格较低,市场走货较快。

  由于前期市场低迷,多数复合肥厂家都未出台具体报价。而近期这一情况已有明显的改观,湖北洋丰、江苏华昌、山东鲁西等不少厂家都出台了具体报价,有些厂家对经销商冬储复合肥的结算也已经完成。据业内人士透露,春节之前,各复肥厂家都没有报价,即使有,也是虚高的指导价,而春节过后,各厂家的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已经越来越大,为了快速变现,各厂家都对复肥价格进行了大幅下调,主流45%硫酸钾复合肥报价一度降到2350-2400元/吨,最低的甚至只有2200元/吨。45%氯化钾复合肥的价格基本上也是到了2100-2150元/吨。主流的复肥报价比年前有几百元的降幅。而近一周,随着氯化钾、磷酸一铵等原材料价格的小幅上涨和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加,厂家和经销商的信心也在逐步建立,价格已经基本平稳,部分产品在部分地区有了50-100元的上涨。

  后市行情 业内普遍看平

  高价原料的消化问题就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热点。与去年硫磺暴跌的情况类似,钾肥定价的话语权也不完全在中国一方,不少人都担心今年的钾肥价格会不会像去年的硫磺一样一泄千里,但业内专家表示近期钾肥价格不会出现较大起伏。

  李长侠告诉记者,国内复合肥企业中间存在高价原料问题的不在少数,他所供职的红日阿康公司也存在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消化高价硫磺的方法只能是作为原料生产加工成复合肥亏本销售,当然,存有高价原料的企业肯定都有在后市大幅拉高复合肥价格的欲望,但是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大幅涨价的难度很大。因为没有高价原料压力的复合肥企业的产品报价能整体压低复合肥市场的价格,今年肯定不会出现像去年那样的大起大落。

  “大家都认为目前的化肥价格差不多见底了。后市复肥价格上涨的空间应该也不会很大,在目前的价格区间之内应该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汉卿作出分析,“从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硫磺、一铵等原材料价格的局部调整也有可能,但整体上供大于求的情况不会改变。春耕期间,在局部货源紧张的地区,复合肥价格应该会上涨一些,但长期看,价格还是平稳为主的。”

  特殊环境 盈利能力降低

  今年化肥价格整体较低,而且近期国家也已经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农资补贴力度等,这些利好对于提高农民用肥积极性有相当程度的帮助。不少人士也预计,今年的复合肥施用量相比去年肯定有明显的增加。但施用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复合肥市场的火爆。在整体经济环境低迷与复合肥价格平稳的预期下,今年复合肥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不少企业也开始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开发,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另外,如何帮助经销商处理高价肥料也是不少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有些企业也采取了一些办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摊销”,如果经销商手里压了一部分高价货物,生产厂家按比例再补发低价货物,减少经销商损失。接受采访的几位企业代表都表示,这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既能处理了厂家库存,盘活企业流转资金,又是充分考虑了经销商的利益,维护了厂商关系。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需要厂商之间更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此外,也有专家建议,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各生产企业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还是可行的。从原材料采购到开工生产,都需要谨慎的判断,尤其是钾肥采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