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捷邓志文销售的芭田肥料全部是‘芭田1+1’”,这个消息在芭田的化肥圈子里不胫而走,蔓延和传播着,人们羡慕、吃惊,更多的是怀疑。其实,在往年“化肥人”的思维中,一个好产品卖得“火”根本不算奇事,有个经销商曾经说过:“年头儿好什么肥都能卖出去,销售好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今年行情不同,经销商以销定进、农民用多少买多少的情况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市场也是启动迟缓甚至基本停滞,更何况包括海南文捷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在内所有化肥经销者的业务量都有所下降。所以,这个信息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其实,在海南“芭田”面临的不仅仅是大势不好下的销售压力,更遭遇与进口肥料的短兵相接。“海南地区挪威肥占有很大比例,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就是芭田肥料。”邓志文说的一点儿不假,海南一向是进口肥料特别是挪威肥的主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肥料、土壤情况,让进口肥一直占领着这个区域,国产肥料始终难以有大的突破。往年只有芭田肥料能与进口肥料抗衡,但是今年出现用“芭田1+1”替代挪威肥的“怪”现象,这是第二个让人意料不到。
由于今年的市场“深”得看不见谷底,寻找市场的最低点就成为业内人士的精神寄托。大家认为,什么时候见底了,就意味着机会就要来了。但是,邓志文却借助多年诚信经营的口碑、依托自己常年经营的老品牌,把握住出手时机,从“芭田1+1”产品中找到了市场突破口。而芭田股份公司也在大势渐跌之年,远离了企业生存艰难的丛林法则,用科技创新这个常规之道,摆脱了市场颓势对企业的钳制。
创新如水,亦载亦覆!应该说,芭田选择在市场低迷和萧条之年,不计得失,将高投入、高成本、积累了近2年多的高科技研发产品投放市场,带有很大风险性。但是芭田知道,行情低迷之年农民对肥料的要求更高,选择也更加挑剔,肥料效果好和性价比高正是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好肥料。邓志文认为,芭田凭借“1+1”显而易见的肥料效果,获得了农民的一致认可,取得了良好效果,带动了基层市场的启动。
芭田的成功靠的是在业界一贯良好的口碑。芭田无论是在广东、广西还是海南等几个周边省份,口碑始终是出奇地好。芭田的代理商或者是经销商一般都不十分强调芭田产品的质量、信誉和服务,因为这是芭田肥料的一贯特性和优势,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像邓志文这些与芭田磨合了十几年、在市场中一起沉浮、共同患难的老客户来说,对这一点体会更深。邓志文坚信,正是芭田肥料始终如一的良好质量、信誉和技术先进性的绝佳口碑,为芭田3×15硝硫基肥进一步拓展升级后的“芭田1+1”产品热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芭田产品无论在工艺、质量、颗粒、外径和光洁度上都与挪威肥料不相上下。”这些难以区分的外形特征,给一些不法分子的以假乱真打下了伏笔,但是真正让一些不法分子将“芭田1+1”放入挪威肥袋子销售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升级后的“芭田1+1”吸收更快、效果更好,使农民在肥效上与进口肥料难以区分,这不仅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价格比挪威肥便宜也让一些零售商有利可图。这也就让邓志文1月份销售的芭田肥料全部是“芭田1+1”变得不足为怪了。
但是,邓志文的成功并不偶然。他认为,代理商选择一个好品牌至关重要,如果能够真正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认真考察和选择质量好、信誉佳的品牌,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做得这么成功,都是因为芭田。芭田牌子本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我们坚持做芭田的牌子同样也就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这么多年,他们和芭田相互支持。“芭田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用肥量大的时候资金周转不过来,芭田给予我们很大程度上的资金支持,使我们也有能力为老百姓更好地服务。我们遇到难处,芭田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使我们和加盟经销商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成为可能。”相互支持让他们彼此实现了以信誉为内涵的商业操守,形成对网络的共同依赖,销售业绩也在厂商之间的相互磨合和互惠互利中逐渐升华。
也许从邓志文与“芭田”的合作中,可以让人悟出“唇齿相依”般的依恋,在这个寒冷的市场更让我们感受到些许相互取暖、和谐共荣的味道。
有了芭田这个好“东家”在背后的支持,目前文捷农资公司在区域内的网点达到500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