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不等人”。春耕在即,江都市化肥市场出现了农民对春耕化肥需求持币观望、经销商储备意愿不强、承储企业未能落实等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农民持币观望
据江都市化肥农药行业协会调查,目前江都市农业化肥需求与往年相比明显不足,价格行情也没有明显启动迹象。有关人士分析,由于2008年前三季度化肥持续高位,加上农产品价格较低导致了农民购买力不足,对化肥的有效需求明显下降。而目前化肥价格的下跌更引发了相当多的农户在持币观望,除购买少部分化肥外,大部分化肥等农资预计在“清明”节后至“五一”节前购买。农资企业也因无法准确把握后市走向,淡储积极性普遍不高,入市非常谨慎。因此,业内人士判断,今年江都市化肥市场的启动会比往年晚一些。由于化肥销售滞后,化肥经营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将很大。
经销商储肥意愿不强
由于前期化肥价格下跌带来的心理影响,加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未来化肥市场走向的不确定,且受自有资金有限、货源短缺等因素影响,经销商冬储意愿不强,而是以消化自己库存为主,目前对化肥进货大多持谨慎态度,化肥库存储备量明显减少。江都市大桥镇苏农连锁店负责人蔡某告诉记者:“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旺季化肥价格跌多涨少。如果淡季库存储备较多,一旦市场价格下跌我们亏不起。”
对于如何规避储备的风险,苏农连锁店负责人感受颇深地说:“一方面要分析往年当地化肥市场零售价格、市场供应等资料,然后预测今后的价格走势,掌握有利的进货时机和价格,另一方面就是要要求执法部门加强旺季市场的监管,保护合法经营企业的权益。”
谁来承担储备风险
化肥淡储的“蓄水池”作用能很好地化解旺季市场的供需矛盾,但承储企业的风险之忧何以解之?如果不能尽最大限度降低承储风险,以致于承储变成了“烫手山芋”,储备工作将难以实施。
谈到化肥淡储的风险,江都市化肥农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价格走势的涨跌预期隐藏着风险,比如,如果化肥价格一路下滑,甚至加上政府的贴息都无法填补缺口时,承储企业将面临亏本经营。还有多家化肥经营企业反映,现在的化肥生产企业淡旺季都生产、销售,而淡储化肥又赶在旺季大量上市,所以旺季市场价格低于淡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增加了淡储风险。
“化肥淡储的最好方法就是储备和经营结合,如果淡储企业没有一定的经营实力和一定规模的储备设施,则无法完成淡储任务,反而会成为包袱,有害无益。”江都市某镇农资连锁超市负责人陈某如是说。
让淡储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果今春化肥储备不足,春耕的用肥将十分紧张,将可能引发化肥市场价格再一次上扬,影响农民投入粮食生产的热情。
为了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扬州市政府日前出台了《扬州市化肥淡储旺供实施办法》,并要求各县(市、区)的相关政策和财政补贴资金要尽快明确到位。同时,为种粮大户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鼓励其购肥备肥。积极开展如何提高施肥效率的研究工作,积极发展配方肥料和作物专用肥料,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先进模式,加强区域配肥技术研究。同时,还要为农民开展科学施肥的培训,及时推广先进的施肥技术,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