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獭兔住洋房 迎来大发展
“兔司令”李惠琳筹谋牛年发展大计

  “新的一年,我已经拥有了新建的现代化养兔场,就想好好地大干一场。这不眼下正忙着与村民商量,准备租十几亩田地种兔草呢!”2月3日,在福建建瓯市川石乡溪口村的獭兔养殖场,场主李惠琳满怀信心地筹谋着新年的发展。

  “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2004年初,踌躇满志的李惠琳看中了獭兔养殖项目。他怀揣3000元资金到上海、浙江、北京等地考察獭兔的销路、市场容量、原料来源、养殖技术等,尤其是商品獭兔皮毛从粗加工到包装、运输、深加工,他都一一做好考察记录。 

  在冷静分析獭兔产、供、销各环节后,李惠琳在邻近的东游镇渡潭村选好养獭兔场址,花了6万元从北京农科院附属种兔场购进200只纯种獭兔,在兔场周边租下10亩地,种下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等牧草。同时,他专门聘请了畜牧兽医为顾问,进行科学养殖。当年9月,第一批商品獭兔养殖成功,每张獭兔毛皮售价在40至50元,当年就创产值10万余元,纯收入达5万元。  

  养殖户最怕产品“卖难”。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的李惠琳,早在考察项目时就同各地獭兔加工企业保持着联系,许多企业都给他下了订单,江西一厂商每年给他下了上万张獭兔皮毛的订单,河北一厂商则要求每批收购量至少要500张。这使他养的獭兔供不应求,“逼”得李惠琳到处筹措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发动亲朋好友都来养殖。在他引领下,如今龙村、水源等周边乡镇村民都纷纷向他拜师学艺。目前经他牵线搭桥的獭兔养殖户已达20多户,年出栏商品獭兔近万只。李惠琳的收入也逐年增多。 

  为了做大做强獭兔产业, 2008年,他不惜重金,又投资20多万元在溪口村征地6亩,新建了拥有6000个笼位的标准化养兔场。并于当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李惠琳自豪地说:“现在我的獭兔住的可是‘洋房’,连喝水都是全自动化的。”

  “獭兔零散养殖成本高,规模养殖才有效益。特别是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獭兔的销售市场并不乐观,养殖效益也有所降低。”李惠琳说,现在建瓯的獭兔养殖户规模都不大,抗风险能力比较脆弱。加上各养殖户之间各自为阵,信息、技术相互封锁,甚至互相压价,獭兔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市场价值。单户单干难有为,只有把獭兔养殖户组织起来,联合携手才能较好地解决獭兔在信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在多方考察成功运作的锥栗、猪业等合作社后,他决定要成立一个养兔合作社。于是,去年以来,他就多方奔走于各獭兔养殖户之间,目前,已联合建瓯的20多家獭兔养殖专业户,准备在今年成立建瓯华歆养兔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有效运作,把獭兔的规模做大、品质提升、品牌打响,更好地解决獭兔产、供、销问题,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还让李惠琳津津乐道是,他从电视上得知新的一年中央又继续出台扶持“三农”的政策,加大对畜牧业生产扶持力度,增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投资。“养殖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对我们又是一次发展的机遇,我希望新的一年一是能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解决资金上的压力;二是政府能给予更多的引导,如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方面开开培训的课,让自己长长知识。”李惠琳笑着说,“现在中央惠农政策一年比一年力度大,我们养殖户只有埋头苦干,以干得助,争取更大的发展。”

  (魏剑生 陈世义)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