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农村大市场,对于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隶属于山东兖州市供销合作社的兖州市广场商厦,以城区大卖场为龙头,成立物流配送中心,实施跨区域经营,激活了农村大市场。
“大卖场”开到农民家门口
1月10日,兖州市广场商厦超市漕河店680平方米的购物大厅内,食品、生活用品、百货等物品琳琅满目,购物的农民络绎不绝,两个收款台前排起了长龙。
“2007年初,广场商厦在漕河镇驻地设立了连锁超市,开业后一直很火爆,特别是节假日。我们延长了营业时间,从每天早上7点半到晚上8点,17名员工实行两班运转。去年店里的营业额超过了400多万元。”副店长尹继强笑着说。
在超市门口,刚刚购物出来的漕河村农民刘燕,手里拎着大包小包:“我经常到这里来买东西,又实惠又方便。有时候即使不买东西,也想到这里来逛一逛,这个店有点城市‘大卖场’的感觉。”
漕河店是广场商厦物流配送中心的一个终端。广场商厦投资1600万元,建成了立体仓库9000平方米、配送半径达150公里的物流配送中心。2008年,物流配送中心为直营连锁店、加盟店配送货物2.1亿多元。物流配送中心经理魏启兰介绍说:“我们开发了现代物流配送系统,连锁超市需要货物时可以直接从网上下单,配送中心可以及时派车送货。”
自2005年起,兖州市广场商厦发展乡镇、重点村连锁超市,构建城区、乡镇、行政村三级日用品连锁经营网络,现已发展连锁店130个,其中直营店60个,加盟店70个。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利税1800万元,成为全国供销系统的排头兵,被评为全国供销系统百强企业。
连锁超市胜在品牌
兖州市大安镇谷村街头,“兖州市广场商厦谷村加盟店”是一个不显眼的门面店,面积只有二十几平方米,但生意相当不错。店老板是一位女孩,名叫韩春,原在兖州市广场商厦上班。2007年,她主动辞职,自筹资金20多万元,在谷村开了这家加盟店,并很快吸引了顾客,每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韩春说:“ 当初离职单干,一方面是因为看好农村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是看好广场商厦连锁超市这个品牌。现在看来,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为树立品牌优势,兖州市广场商厦建立了“统一管理、统一匾牌、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售价、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内部制度”的连锁经营体制,提升了超市的经营水平和形象,并与邹城、曲阜、泗水供销社分别成立了百连、百合、百联三个股份公司,发展连锁经营体系,抢占农村市场。
“为给农民提供好的产品,物流中心基本上都是采购适合农村的价格适中的品牌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食品采购一部经理陈桂霞告诉记者,“采购的食品必须做到食品卫生许可证等7证齐全。现在,我们一个部每月给直营店、加盟店发货1000多万元,客户信任度很高。”
兖州市广场商厦还以品牌经营为重点,与山农大肥业公司、鲁南化肥厂等化肥生产厂家结为合作伙伴,发展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建成农资商品物流配送中心3处,直营连锁店130家,加盟店210家。
兖州市广场商厦连锁超市乡村店越开越多原因何在?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农村市场比较分散,集贸市场规模小且散乱,货源组织能力不强,经营品种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而连锁超市具有品牌优势,并且采取了“集中采购、分散销售”的模式,可以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供应商吸引过来,货源组织能力强,产品质量有保障,能在农民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农村呼唤更多超市
在城市,连锁超市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农村,许多农民也逐渐发现了在连锁超市购物的好处,期盼连锁超市能开到自家门口。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日用品消费主要来源于定点定期的集贸市场、村中的个体小杂货店。由于农民识别能力有限,这些地方存在着制假、贩假、售假现象,价格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而价格低廉、质量保证、服务优良的新型流通网络在农村严重缺位。随着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连锁超市将受到更多农民的青睐。
我国有2亿多个农民家庭,在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任何商品的普及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大约就能增加200多万件的需求,这个数字足以让企业动心。济宁市统计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当地农村市场消费增长率大大高于城市,这也意味着,商贸流通企业可开发的农村市场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