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管减薪要靠制度而不是“良心”

□ 陈英凤

  受到全球金融海啸冲击,内地中央企业高层掀起的减薪潮也刮到地方国有企业。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上海国资委相关人士透露,上汽集团、电气集团、百联集团、锦江国际、东方国际集团、国际港务集团、广电集团、纺织集团、中铝上铜公司9家上海国有大型企业高层将率先带头减薪,并缩减差旅费、会务费等开支。据透露,此次国企业高层减薪幅度不等,最高降幅达40%。(《新快报》2月1日)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已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上海9大国企高管率先带头减薪,体现了难能可贵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值得称赞。但是,这样的带头减薪又能带来多少企业高管的良心发现和跟进呢?这值得怀疑。我认为,面对金融危机,高管减薪要靠制度的约束而不是高管们的良心发现。

  在一个公司治理完善、薪酬分配合理的现代企业,企业高管的薪酬由他对企业所做的贡献、所创造的价值来决定。当企业经营良好、利润上升时,高管按市场规则获取他的应有报酬,而当企业业绩欠佳、利润下滑时,就应当按市场规则的要求,理所当然地减薪,甚至为此辞职,这是合理薪酬制度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已对我国企业造成重大冲击和影响,大部份企业效益下滑。按照市场规律,这些企业效益下滑的众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高管们,是否早就应该自觉、主动地减薪?我们看到的只是个别企业高管的主动减薪。个别国企高管带头减薪的可贵,或多或少映衬出国企高管的整体不自觉。这说明,相对于众多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策性扶持和垄断经营的国企,高管的薪酬离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报酬还有一段距离,还没有真正与市场接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更多是在国企内部的自我分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国企高管自己说了算。这也是公众对国企高管的天价年薪抱有怀疑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认为,在当前经济困难时期,个别国企高管带头减薪值得提倡,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让国企高管与市场上的职业经理人一样,薪酬拿多拿少由市场说了算,而不依赖于行政权力,更不能由企业高管自己说了算。从而,让高管减薪从此依靠制度的力量而不再是靠高管的良心发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