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河南省泌阳县春水供销合作社原主任 吕有录
整 理:本报记者 王 琥
我是个老供销社人了,1946年出生,1970年到供销社参加工作,2006年退休,这样算起来在供销社干了将近40年了。通过我自己在供销社近40年的工作经历,我觉得供销社的根在农村,我们要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
超市就要搞最大的
1986年我来春水镇供销社工作,1994年当的春水供销社主任,在这之前我在县里其它镇上的供销社上班。2004年,县社组织我们到河南南阳市社考察“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便民店。这次考察对我触动很大,我就感觉搞便民超市不错。考察回来后,县社也要求各乡镇供销社至少要搞一个800到1000平方米的超市。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们按照1000平方米搞超市,那样要是有人搞个稍微大点的超市可就把我们给顶了。于是我就到县社去汇报,说要搞超市就要搞个最大的,至少得1500平方米,要么就不搞。
县社领导同意了我的想法,我们干了起来。这个超市占用的这块地是供销社的,不过以前是个土坑,一直也没法利用这块地。后来我们就把这个坑用土垫起来,盖了个1500平方米的超市,盖好后就一直和驻马店的一家企业一起经营,效益不错。现在在泌阳县全县各乡镇里,咱们春水镇的这个超市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为当地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合作社坚持为农服务
虽然现在我不当春水供销社主任了,但平时事情还是不少,我现在担任着春水啤酒大麦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这个合作社是在2004年开始搞的,当时县上安排由供销社组织群众成立合作社,但那时群众对合作社不了解,我们就经常下去做工作。合作社最初成立时社员有56户,种植啤酒大麦800亩。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种植范围覆盖泌阳县里的7个乡镇,你看我们春水镇种植啤酒大麦面积就达到了1万多亩,有些社员个人种植面积甚至达到200亩。
其实在以前泌阳县当地是没人种啤酒大麦的,搞合作社之前我们做了大量市场调研,看到国内啤酒销量很好,啤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而国内大麦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等少数省份,于是我们就有了搞啤酒大麦种植的想法。通过联系驻马店农科所,有关专家认为泌阳县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甚至比甘肃等地更适合种植大麦,得到技术支持的同时,我们还从农科所引到了优质的大麦良种。
最初合作社种植大麦面积小时,我们主要做大麦生产示范基地,为驻马店农科所做大麦良种繁育。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大麦产量的增加,我们的大麦也不断扩大销售范围,2008年合作社的大麦就卖到了山西、河北等地。我们合作社实行订单收购,保证了社员的收入。2008年大麦的收购价格是一斤8毛2,同期小麦的收购价格是7毛7。大麦与小麦相比,是种的晚,收的早,投入少,收入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麦生长期比小麦短,从肥料上算一亩地比小麦要少上20来斤,但产量不比小麦少。而且我们发现大麦还有一个特点,大麦地收割完后,不管你之后再种玉米还是大豆,产量都要比小麦地要高。因此,我们春水啤酒大麦合作社越来越得到群众的认可。
我们合作社现在正在申报建立一个麦芽糖厂,如果将来这个厂建起来,就可以进一步延伸合作社的产业链条,为群众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为群众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