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灌溉节水 招数多多


  目前,我国每年约5500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中,70%属农业用水,北方高达80%,农业用水的90%是灌溉用水,利用率仅45%左右,不足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以色列的50%。可见,农田灌溉节水大有可为。

  1.渠道防渗。渠道经防渗处理后,可以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提高渠道抗冲刷能力,并防止淤积和杂草生长。

  2.推广灌溉新技术。(1)管灌。利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具有浇地灵活、浇水均匀、受土地不平影响较小等特点,还可以长畦短浇、宽畦窄浇,一般每次灌水量可比土渠垄沟灌减少用水20%~30%。(2)喷灌。喷灌是水流通过管道、喷头等机械设备,把有压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降落到地面,达到补充土壤水分的目的。喷灌可以按照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点,随时调整灌溉定额,使土壤水分经常保持在适合作物生长的范围内,且不产生地面径流和地下渗漏,一般可比渠道送水方法节水50%左右。(3)滴灌。滴灌是把水源水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末级管道(毛管),再通过毛管上的滴头等灌水器将水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附近的土壤中,一般可比地面灌溉节水50%以上;比喷灌节水15%~20%,节能30%以上。

  3.改进灌水方式。(1)大畦改小畦。即长改短、宽改窄,这样可使水流加快,有利于节水、省时。渠灌区一般畦长50米、畦宽3米为宜;井渠区以畦长25米、畦宽2米为宜。(2)小水汇大流。即在水量较小时,为减少渠道渗漏,加快水流速度,可以采取群井汇流的办法,往一个渠道里集中送水,以扩大浇地范围,提高灌溉效率。(3)浇水留地头。即当水浇到畦长的70%~80%时,就改浇另一畦,这样不仅可防止畦端积水和水流失,还可节约用水20%左右。

  4.合理运筹。对水源比较丰富、宽垄窄畦、地面平整的地块,可采取两水夹浇的方法;对地势一头高一头低的地块,可采取修筑高水渠的方法,把水先送到地势高的一头,然后让水顺着地势往低处流;在水源比较缺乏的地方,实行穴浇、点播(适用于点播和插秧的作物),一般可节约用水80%~90%。(王玉堂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