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企应拓宽交储外的经营渠道


  在我国春节休市期间,国际棉价呈冲高回落之势,ICE棉花期货短暂冲上50美分/磅后持续回落,并再次回到50美分/磅以下。ICE棉花期货周均价上涨239个百分点;Cotlook A指数周均价则上涨202个百分点。外盘其他农产品市场与棉花走势基本相同。

  春节前,国内新棉收储于1月16日暂停,节后收储工作将于2月9日启动。截至1月16日共完成新棉收储181.565万吨,其中内地已累计完成收储70.405万吨,新疆累计完成收储111.16万吨。目前尚未完成的棉花收储计划数量为9.04350吨,占第三批150万吨收储计划的60.29%,占年度收储总计划272万吨的33.25%。按以往收储进度预计,全部收储任务将于3月中旬结束。

  截止到2009年2月3日,2008棉花年度全国共有1169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并进行公证检验,检验量达到15379726包,共346.641万吨。即到目前为止理论上复合交储要求的棉花是国家收储总计划的1.3倍,且春节后加工企业将陆续开始加工。达到收储要求的棉花相对收储计划明显过剩,部分收购加工企业开始考虑将新体制检验的棉花转向现货市场销售,加工企业的收购热情将受到影响。

  郑州棉花期货和撮合的反弹为两个市场的仓单棉提供了机遇,按目前的籽棉收购价格,仓单棉有相当的利润空间,为仓单加工企业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小包棉企提供了机会。在郑州棉花期货和撮合反弹的带动下,预计籽棉收购价格会有所回升,并压缩交储棉企的利润空间。                     (张洪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