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惠农为先 调控为主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针对棉花产业作出的具体部署
本报记者 吉宝飞

  日前,新华社受权播发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其中在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针对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作出了具体部署。  

  棉花补贴全面覆盖 

  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

  解读:良种补贴,贴补了棉农购买棉花种子的费用,可以降低棉农的生产成本。2008年,我国在山东、新疆、山西、河北等省的一些主要棉区施行良种补贴,统一了棉区的棉花品质,利于棉花加工企业的加工和降低加工成本。良种补贴的全面覆盖,将全面降低棉农生产成本和棉花加工企业生产成本。  

  扩大棉花收储

  扩大国家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猪肉储备,2009年地方粮油储备要按规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鼓励企业增加商业收储。

  解读:棉花收储是国家调控棉花市场的手段之一,2008年度以来,国家已经连续三次进行了棉花收储,收储数量达272万吨,旨在维持棉花市场稳定,维护棉农利益。据统计,截至目前,第三次150万吨的棉花收储已经完成60%,并稳定了棉花价格。扩大棉花收储,是国家对棉花市场宏观调控的体现,也就是说,今年国家将通过扩大收储加强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  

  加强棉花外运

  加强“北粮南运”、新疆棉花外运协调,继续实行相关运费补贴和减免政策,支持销区企业到产区采购。

  解读:由于新疆的地理性质,新疆棉外运一直是个难题,也是导致新疆棉花销售难的原因。一方面,新疆棉花没有及时外运,延误了销售时机;另一方面,新疆棉外运,同时增加了棉花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新疆棉的竞争力。国家近年来对新疆棉外运进行了补贴,加强新疆棉外运,旨在解决近年来新疆棉销售难的问题。今年,国家仍将对新疆棉外运采取费用补贴或费用减免的调控措施。  

  把握棉花进口时机

  把握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时机和节奏,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防止部分品种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解读:本来低廉的棉花价格,一到我们进口时就已经高位运行。我国用棉企业对这种现象并不陌生。这就是把握棉花进口时机的问题。棉纺企业在经营中,要多关注国家宏观调控和国际棉花市场的动态,力争对棉花进出口做出准确的判断。  

  加大科技投入

  深入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支持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技推广一线工作。

  解读:科技丰产一直是粮棉产量不断提高的助推器,在粮棉争地的今天,更是提高粮棉产量的主要途径。 

  改 革

  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解读:改革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市场平稳运行,避免市场波动过大给终端生产者带来太大风险,实质是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日前,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即是为了应对上一轮猪肉价格上涨造成的生产和市场周期性波动。也就是说,今年国家将加大对棉花市场的调控力度,包括出台临时政策,保障棉农利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