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参与金融创新 开拓服务新域
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新探索
刘 惠 葛书院 乔小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近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创新,开拓服务新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08年10月,全系统共有12个省参与了农村金融创新,成立具有金融服务功能的机构127个,累计为系统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融资约23亿元。

  组建农信担保公司

  这种模式主要由供销社整合系统资源,与社会资本联合成立投资担保公司,为社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担保服务。2002年,温州市供销社出资600万成立了农信担保公司。随后,瑞安市供销社与市财政局共同出资500万元成立了农信担保公司。运作方式是:担保公司把注册资金存入银行或信用社,以此为担保金,获得3-10倍于担保金的贷款;银行或信用社对担保公司推荐的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给予融资服务,政府每年提取一定的风险基金用于公司担保损失。该做法被推广于浙江、山东、江苏等地。

  山东部分市、县联合社还探索出在资金互助社和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基础上组建担保公司的模式。2007年,临沂市河东区供销社、部分涉农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亿嘉农信担保公司,为专业合作社之间、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之间的资金互助提供担保。

  目前,全系统共成立农信担保公司38家,注册资本金4.5亿元,其中,供销社入股比例占49.6%,为各类涉农经济组织和农户提供担保业务5213笔,担保额约18.3亿元。

  探索资金互助合作

  此模式是指由供销社引导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资金互助合作,解决内部社员的融资问题。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成立资金互助社。如,2008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姚店子镇供销社指导农民在原有蔬菜协会的基础上,由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建“聚福源农村资金互助社”为社员提供存贷款服务。根据贷款的不同额度来确定需要由多少社员为贷款提供担保;对于按期归还的担保贷款,按贷款利息额的20%奖励担保人。自成立以来,该社已为社员提供22笔资金互助业务,累计互助金额83.7万元。二是专业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的资金互助。如,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祥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会员利用蔬菜种植、收购和加工环节的季节差异,在会员之间办理短期小额资金互助。目前,已发展社员533个,累计互助业务321笔,互助资金1915万元。如今,全系统已成立17家资金互助组织,互助业务3492笔,互助金额0.4亿元;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专业合作社60家,互助业务13129笔,互助金额2.2亿元。

  参与农信社改革、村镇银行建设

  此模式主要是指借农村信用社改革和银监会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之机,各地供销社积极参股当地信用社和村镇银行,为供销社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全系统已参与组建村镇银行2家;参与信用社改革10家,供销社入股2095万元,占股比例为1.36%,累计向供销系统提供贷款2亿元。如安徽和县供销社积极参与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成为和县信用合作联社中最大的单个股东,该社将准备参与信用社的再次改革,组建和县农村合作银行。湖北省供销社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湖北分行一同参与组建大冶、汉川两个村镇银行。

  浙江省瑞安市还探索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并推广到全省进行试点。具有代表性的是在2004年,由市供销社(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社)、农村合作银行、农业局、科技局等共同发起组建瑞安农村合作经济协会。在协会的框架内,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信用社提供融资支持,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给予政策、技术服务,供销社利用网络优势帮助专业合作社推销农产品,实现生产、销售和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目前,在首批试点“三位一体”模式的单位中,已成立农信担保公司17家,注册资本金9020万元,2008年累计提供农信担保超过5亿元,使1.5万农户直接受益。


三大成效推动供销社的改革发展

  资金匮乏是制约供销社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创办担保公司,引导更多商业银行资金注入供销社企业,促进了社有企业的发展;通过创办资金互助社,使专业合作组织资金在内部调节余缺,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通过参与信用社改革和村镇银行建设,拓展了服务领域、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山东沂水县供销社按照聚福源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作模式,积极在各基层社进行推广,目前已依托9个相关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服务;同时,成立“佳农投资担保公司”承担资金互助社之间的资金调节职能,带动了生产合作、促进了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也为供销社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农村金融创新

  供销社创办农信担保公司,有利于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中缺乏担保的问题;参与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的建设,对于增加农村乡村金融网点、为农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增加农村信贷供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破解农村小额贷款难的问题,河南濮阳供销社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组建了濮阳县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下辖101个村级资金互助中心,入社社员2940多户,累计发放贷款2400多万元。该社完善金融网点布局、促进农村信用社机制转换的经验得到了银监会的肯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供销社通过参与金融创新,引导资金支持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重庆市南川区群健养猪专业合作社针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社员资金紧缺的问题,在社员内部筹集闲散资金32万元进行互助,解决了燃眉之急,吸引了更多农户的加入。

  虽然,各地供销合作社在参与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还存有发展不平衡、管理有待规范等问题,但是,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供销合作社将克服困难,继续参与农村金融创新,力求探索出一套适合供销社特点、安全可靠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服务“三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