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时期是农村经济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在为农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组织农民开展生产,帮助农民让农副产品参与城乡交换等方面功不可没。但是随着计划经济的框框被打破,供销合作社固守的农村市场受到冲击,供销合作社在困境中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新网工程”无疑吹响了供销合作社全面回归农村的号角。截至2008年底,全系统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配送业务的企业4500多家,发展连锁、配送网点54万个,同比分别增长9%和15%;60%以上的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建有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店。2008年,全系统一半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与“新网工程”的对接。
“新网工程”的成功推进使供销合作社在经历了低谷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经济体制,利润额连年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供销合作社再次站到了农村经济舞台上,与“三农”融为一体,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我们欣喜地看到:春节期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到供销合作社的连锁超市、综合服务社等置办年货、欢喜过年。
安徽宿松:店家打起“服务牌”
□ 本报记者 陆璐 王琥 通讯员 王会光
小店“牛”年开门红
“如今在家门口的超市,就能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年货,真是太方便了。”农历年关,在安徽宿松农村基层供销超市里,当地农民这样的话不绝于耳。
安徽宿松县供销合作社共有6个基层供销超市,服务了宿松县40多万人口,春节期间,超市里挤满了前来购物的居民,收银台前更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超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热闹非常。“大婶,办年货啊?”“是啊!今年超市离家近了,方便多了。这里的东西可多、可好呢,我看着都眼花了,不知道该买哪种好。”正如购物的大婶所说,如今宿松农村的供销超市丝毫不比城里的超市差,超市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商品种类齐全,特别在春节期间,更是推出了不少折扣和优惠,老百姓不仅夸商品多,更多的是因为价格便宜,买到更多实惠了。
在满足和方便当地人民群众的购物需求外,超市也给农民朋友送去了节日的文化套餐,“老百姓不少买了家电回去不会用,说明书又看不懂,为了方便他们,我们开设了服务直通车,现场教会他们怎么使用,而且只要出现问题我们一定快速帮助他们解决。在供销超市,他们不仅是买生活所需的商品,更是买我们的服务!”
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的商品供应,购物高峰来临之前,供销超市就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了。由于准备充分,供销超市春节期间在宿松着实“火”了一把,日销额达10万元之多,达到平时的4—5倍。
山西凤台:小村店面也红火
山西省和顺县县城西边有个小村,名为凤台,村口一栋两层的楼房格外引人注目。和顺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李凤军介绍,该楼房是县社老职工郭玉宾自己盖的,二层住人,一层是超市和饭店。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这家超市。 超市虽然面积不大,但商品品种十分丰富。郭玉宾告诉记者,超市和饭店都是他自己经营,过年前饭店厨师回家过年了,暂时歇业几天,但小超市一直在开门营业。郭玉宾说,现在村子里大约有七八家卖日用品的小店,但是都没自己的店面规模大。“我就是凤台村人,几年前在马路边盖了这个楼房,因为这里交通方便,就搞了个超市和饭店。现在县城周围各乡镇个人经营的店面能达到我这个情况的,还真是不多。”对于自己的店面,郭玉宾显得很自信。
郭玉宾的超市装修好不久,便申请加入了“新网工程”便民店。“加入后由供销社配送中心统一配货,另外国家还有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支助。”对于“新网工程”便民店享受的政策,郭玉宾了解的不少。
“年前来超市买东西的人比较多,所以差不多每天都需要上货。因为全家都住在楼上,所以每天超市一直开着。尽管年前大家都买了不少年货,但正月里每天来买东西的人也不少。”
郭玉宾指着超市旁边一片空地说,很快这里又要盖很多房子了,那样的话这里就更热闹了,到时候自己的小店生意一定会更好。
天津各地:用4.6亿元给“牛”年添喜
春节期间,天津市供销合作社销售各类商品达4.6亿元,同比增长31.4%。
宝坻供销合作社劝宝超市开展多种实惠促销活动,对400余种商品以打折、买赠等形式让利销售,还专门举办了会员积分回馈活动,使商品销售异常火爆。从1月18日小年起,到目前,日均客流量达到10万人次以上,销售各类商品1728万元,同比增长149.71%,平均日销售达216万元,最高日销售额达289万元。宁河供销合作社家乐超市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打折促销,让利销售活动,实现销售1046万元,同比增长141.15%,平均日销售额都在130万元以上。静海、西青、武清、蓟县等区县供销合作社的乡镇中型超市普遍延长了营业时间,营造出红火的节日气氛,以商品全、价格低、服务好吸引了广大消费者,节日期间购物人流不断,商品销售大幅度增加,每天销售多达4—5万元,一些村级便利店每天销售也在5000—6000元。
群众牛年“逛”小店
朱大爷办年货
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家住重庆市保康县河西的朱德龙大爷一大早就来到了保康县新街的美联超市,这家超市是元旦前夕开业的,也是该县2008年重点招商引资惠民项目,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税200余万元。
走进超市,朱大爷被喜庆的购物环境、琳琅满目的商品震撼了。这边是日用品,那边是百货,另外一边则是食品和蔬菜。今天朱大爷主要是买肉和糖果。朱大爷首先来到了肉品区,导购到跟前介绍:“这里有精肉、排骨,价格都在上面标着,你要哪种可以自己选。”很快,朱大爷就选中了称心的商品,买了40斤肉。
据了解,朱大爷买的猪肉是县里各乡镇供应的,这是该县创建畜牧大县带来的喜人局面。美联超市借助该县的“新网工程”建立了连锁配送体系,通过区域联采、连锁配送等形式,把农民需要的工农业送下乡,把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拉进城进入超市,实现工业品育农副产品双向网络对接。
走到糖果区,各色糖果和精美的包装应有尽有。朱大爷都不知买啥了。朱大爷感慨说:“上世纪70年代,过年只要是有糖果吃就不错了。现在生活好了,又赶上了好政策,7岁的孙子总是喊着要吃巧克力糖果,今天就多买点。”
在收银处,朱大爷高兴地说:“现在真方便,在超市转一圈,年货就置办齐了。”(杜昆)
费大姐的高兴事
“买点糖果,买点奶茶,再买点瓜子……”浙江湖州妙西妙山村村民费如英双手已经提满了食品袋,刚走到便利店门口忽然想到还有食用油要买,于是她又折返回去…… “过去办年货最头疼的就是挤公交车。”费大姐说,妙山是妙西的一座小山村,去市区办点事总要花上小半天的时间在路上折腾。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村里人就“组团”去城里办年货,先是想办法赶到集镇,方法包括驾驶摩托车、骑自行车、搭顺风车甚至还有步行,然后再转公交车去市区,买完东西还得在返程公交站点与一大帮满载而归的“同道中人”比拼挤公交车的技术。
自从村里新建了老大房超市便利店,费大姐可高兴了,这下就再也不用挤公交车去市里买东西了。费大姐介绍说,村里新建的老大房超市便利店经营面积达90平方米,为他们提供副食品、日用品的经营服务,并且还有水果、净菜供应。据便利店负责人曹永琴介绍,这几天,村里在她店里置办年货的村民越来越多,日营业额比平时高出4至5倍。
“超市开到了家门口,不用出村就能随时买到所需的物品。现在办年货不但省时、省力,还省钱。”费大姐笑着说。
(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