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改革开放激活农村节日经济

□ 春天

  张红梅是山西晋中市的一位普通农民,今年她置办年货共花了1900元,一家四口人人均消费将近500元。其中衣服花了1400元,鸡、鸭、鱼等副食和节日用品花了500块钱。另外,还趁过年,拿出3000多块钱给两个孩子买了手机做新年礼物。而这些都是她在镇上的超市和大集上买的。

  这几年自家逐渐鼓起来的钱包和镇上越来越丰富的货源供应,对于30年前的张红梅来说根本无法想象。那时候过年要提前好几个月就算计着怎么从为数不多的收入里挤出钱来过年。1978年的春节,张红梅在镇上唯一一家卖布的摊子上,不敢考虑家里的大人,只给刚刚出生的大女儿扯了三尺红棉布,做了一身新衣服。在大集上买了二斤咸瓜子、一斤水果糖和一斤猪肉,——这主要是给客人准备的。这些就是全部的年货,扳着手指都能算出来花了几块钱。

  张红梅家年货的变化是30年来中国农村节日消费市场发展、中国农民节日生活进步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之所以能迅速激活农村的大年经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1978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4140.4元,增长近30倍,平均每年增加138元,年均增长7.1%。

  农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活跃,1978年—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提高到3224元。农村消费市场呈现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发展和享受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农村居民家庭生活逐步进入电气化、信息化时代三个特点。继2005年山东省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后,2006年,河南、河北两省农民消费支出增幅均10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超市、商场等资本发现商机迅速进入农村消费市场,30年前物资匮乏的农村如今已逐渐与城市靠拢。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中国也不能幸免。面对国际大环境的严峻挑战,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发展必须依靠拉动内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措施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之一。这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

  依靠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最首要的前提在于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不动摇,坚持惠农利农的政策不动摇。有专家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家每年用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或达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上限2500亿元左右。 

  “农民收入到2020年将要翻一番;农民将成为股东;农村宅基地将换得城市住房;城乡一体化将大力推进……”2008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喜讯,更坚定了中国农民与国家共渡危难,在改革开放中迎接美好明天的信心。

  来年的春节农民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