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民安心,市场才能激活

半农

  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及时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现在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经济形势初现回暖迹象,表明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策略开始见效。可以想见,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扩大内需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然而,长期以来,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要“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新年伊始,如何扩大农村消费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目前,占全国人口总数2/3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农村人均日消费仅有5元多。而国家统计局为此进行过测算:农村人口每增长1元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1979年至1986年,我国农村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7.09%,而现在已经降到10%以下。近期政府不断出台的一些诸如在家电、农机、种粮等方面的补贴无疑降低了农民的消费成本,对拉动农村消费市场作用明显,也是有关部门试图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

  但是农村消费市场的激活仅靠这些政策远远不够。农民只有“钱袋子”鼓起来、不再担心“一病返贫”、家里娃娃好上学了、能在村里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了,才能安安心心去消费。因此只有把激活农村市场纳入“三农”大系统中统一处理,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建设、农村消费环境安全等方面统筹规划起来,才能真正把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消费市场激活。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在农业生产方面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稳步提高粮食、畜产品收购价格,提升粮食生产收益;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收入;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生产增值增效;加快转移农业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努力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知道,城镇人口消费能力是农村的2.5倍,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最终消费率的3-4个百分点。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还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增加机械、建材等的需求,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激活农村消费市场还需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藩篱,解决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三项制度为社保重点,帮助广大农民逐步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要求,通过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消费安全感,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要有更多适合农村的商品。目前农村消费品市场不够活跃的原因之一,是许多产品不能适应农村市场的需求,限制了农村市场的消费空间。同时,农村商业网点还不够健全,许多地区交通不便、商品信息不灵,产销之间缺乏联系沟通,商品的购买、售后服务等还存在诸多不便。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快建立农村连锁超市和集贸市场,把农民手中的农产品收上来,把城里的优质商品卖出去,在城乡间搭建起顺畅的销售收购渠道,从而使巨大的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