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四川供销社五万余服务网点重现生机

□ 本报记者 王凯山

  1月14日,记者在总社四届六次理事会议上采访了四川省供销社主任刘国成,他向记者介绍说,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全省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点已经恢复到汶川大地震前的水平。

  据了解,震前四川全省供销社各类网点共计55000多家。地震发生后,全省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点受损20842个。其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绵阳、德阳、成都、广元、雅安等六个重灾区供销社的网点损毁了40%以上。

  刘国成介绍,震后为了满足受灾群众的生活需要,我们首先采取了“受灾群众在哪,帐篷超市就开到哪”的做法。

  地震发生之后的第二天,四川省供销社迅速组织专人在灾区搭建帐篷超市。供销社的直属企业——老邻居连锁超市帮助彭州小渔洞镇小渔洞村大弯店店主杨德蓉5月13日就建起了重灾区第一个帐篷超市。震后第二天,老邻居连锁的蓝色帐篷超市还出现在都江堰、什邡、绵竹等多处地震重灾区。不具备搭帐篷条件的,“老邻居”就鼓励店主撑起大伞或启动流动售货车,以低于平时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提供24小时全天候营业。到六月初,“老邻居”公司在重灾区都江堰、彭州市的448家“放心店”已有90%恢复营业。并在茂县、理县等重灾区,新开设帐篷商店和生活物资供应点80余家。

  随着灾后重建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地对口支援四川的各项工程陆续展开,开始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大量兴建简易板房。刘国成告诉记者,“这时我们又提出‘板房建到哪,供销社的超市就跟到哪’”。

  老邻居超市总经理杜春茂清楚地记得,他们最先出面跟重庆、福建等援建单位协商,希望从中分到用来做超市的板房。“由于板房很紧张,但是考虑到供销社超市能够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对方总会千方百计提供板房。”杜春茂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老邻居超市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已经开设板房超市上百家。

  刘国成还向记者介绍,不仅是帐篷超市、板房超市,四川各级供销社还想尽一切办法恢复网点。对于尚未倒塌的各类网点,在经过专人鉴定后,能够修缮使用的,就在加固之后重新启用。

  四川省供销社生产处处长孙春华向记者介绍,最新统计,截至1月14日,全省受灾地区的经营服务网点96%以上已经恢复经营。2008年,其他未受灾地区供销社的网点也发展迅速,新增改造升级的网点2千多家。这样目前全省供销社的网点是55000家,恢复到了震前的水平。

  另据了解,四川省供销社历时4个月完成了《四川省供销社“5·12”特大地震灾后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编列、申报的恢复重建重大项目142个,已经列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的汶川地震灾后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今年开工的恢复重建重大项目98个,总投资超过1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44亿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