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农合联成立两年来,坚持开放办会、联合办会、合作办会的指导思想,四种模式领办专业合作社,为老区农民架起了一座增收致富的桥梁。截至目前,已发展会员77个,其中系统内26,系统外51个(专业合作社40个,行业协会11个),带动农户2.6万个,为农增收7000万元。
“合作社+龙头(基地)+农户”模式。以产业大户为发起人,创建龙头主导型专业合作社。县社依托三汲乡穆家庄村穆振国貂狐养殖场和刘杨村奶牛养殖场这两家大户,发起组建了平山县中山貂狐产销专业合作社和中山奶牛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购进和加工饲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疫灭病,统一销售产品。目前,貂狐专业社入社农户160户,带动农户1120户,全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奶牛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7户、全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万元,两个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形成了两个龙头、两个基地,撑起了全乡两大骨干产业。
“合作社+村干部+农户模式”。以村干部为发起人,根据当地农村的产业状况,县“农合联”引导组织和动员村干部为发起人牵头,组织成立了元坊绿康林果专业合作社、丁西冶振西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平山县柏鹤寿桃专业合作社等8个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党支部、村委会,专业社,农户“三位一体”的管理格局。
“合作社+农村能人+农户”模式。以农村能人为发起人,创建区域合作型专业合作社。平山镇振平菊苣种植专业合作社、王母村进学香菇专业合作社、丁西冶惠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5个专业合作社,都是农村能人通过引进新项目、新技术,自己实验成功后推广开的。县“农合联”帮助其组建了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推销产品,效益共享,风险共担。
“专业社+供销社+经纪人+农户”模式。即基层供销社牵头,吸纳经纪人大户创建购销型专业合作社。下口核桃、小觉花椒等专业合作社原由基层社创办,因种种原因无法正式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后,及时吸收了当地的个体经营大户入股,联合组成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统一管理,规范发展,利益共享,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