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1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寒冬腊月别忘了给农作物“添衣盖被”


  小麦

  目前,小麦已进入越冬田间管理阶段,应利用冬闲时间,切实抓好以控旺、促壮、防冻为中心的冬季田间管理工作。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一、追施腊肥,促平衡生长。小麦追施腊肥要以施土杂肥为主,适度搭配少量化肥。各地要在春节前普遍追施一次有机肥,可起到防寒抗冻保暧、腊施春用的作用。对底肥不足、迟播的小麦,要早追提苗肥,每亩追施尿素6—8千克,促弱转壮,平衡生长。对部分旺长苗,每亩施用多效唑50—75克,兑水40千克喷雾,控旺促壮苗。

  二、清理沟厢,预防渍害。秋播时由于时间紧,部分田块沟厢质量不高,沟厢不配套。各地要抓紧清理沟渠,搞好沟厢升级,做到田间三沟配套,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和地下水位,预防雨涝渍害,促进小麦发根发蘖,为夺取明年小麦丰收奠定良好苗情基础。

  三、中耕松土,适时镇压。各地要利用冬季晴天,搞好中耕松土,培土壅蔸,控上促下,增温保墒,灭除杂草,为培育小麦壮苗创造条件。对播量大、密度高、早播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在麦苗五叶一心前进行深中耕,及时镇压1—2次,促进根系发育,确保壮苗稳健生长。

  四、追施速效氮肥,冻后及时补救。小麦受冻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是冻害后的补救措施,能有效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一般受冻麦田,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时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如发现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每亩施尿素7.5千克,要求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对缺墒麦田要兑水施用,缺磷的地块可以将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第二次追肥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施拔节肥,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

  大棚蔬菜

  冬季蔬菜生产主要依靠大棚生产,为确保收成,在寒冷的冬季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修棚加固:各地要组织菜农全面检查、整理、修复棚架,加固压膜线,压牢裙膜,及时关闭门窗,防止大风掀揭棚膜。

  二、低温锻炼:经过低温锻炼的蔬菜,原生质胶体粘性提高,酶活性增强,抗寒力大大提高。

  三、增施有机肥,提早盖膜:可提高土温,增加深层土壤的热量贮存。

  四、大棚用多功能膜,其它膜均以新膜为好,以增进太阳光辐射。

  五、大力推广多层覆盖:以“地膜+小拱棚(中棚)+大棚”3-4层膜覆盖最好。假如遇到严霜冻或低于-5℃以下低温,还应在小拱棚上遮盖干燥草片或遮阳网等覆盖物保温,且门边、四周裙膜上也应挂草片或遮阳网防冻。

  六、做好大棚温湿度管理:

  1、在强冷空气南下前后,棚温急剧升高又突然下降,气温降幅均在10℃上下,对棚菜危害最大,必须在冷空气来临前2-3天,揭棚降温炼苗,防冻害。

  2、一般寒冷季节要少通风,晚揭早盖,裙膜要盖密压实,及时修补防漏风

  3、连续阴雨天气,也应定时揭膜通风降湿,可减轻冻害。

  七、地膜覆盖的莴苣,要采用中棚覆盖,防止冻害。露地栽培的蔬菜,要加强水、肥管理,以利安全越冬,地膜覆盖的其它蔬菜,要将四周封严压实,防止大风吹翻,深翻冻土,勤耕细耙,清洁田园,铲除田边地角杂草,及时集中沤肥或烧毁,消灭越冬虫源。

  八、若遇降雪,要及时清扫大棚积雪,防止大棚倒塌。

  (陈传武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