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1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抱团闯市场的领头人
——记云南蒙自县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跃伟

  小红寨村曾是云南蒙自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走进寨子,一幢幢别墅式的民房映入眼帘。村里人都说:“小红寨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离不开张跃伟!”张跃伟,蒙自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种石榴致富的同时,创办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抱团闯市场增收致富。

  开拓市场,做好产品销售

  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因为有着丰富的石榴种植经验和过关的技术,在张跃伟的带动下,蒙自石榴连年丰收。然而,石榴是丰收了,但更大的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石榴销不出去怎么办?张跃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石榴种植真正给社员带来实惠,并帮助社员搭建石榴产销“金桥”,2006年5月,在蒙自县供销合作社的引领下,张跃伟牵头成立了蒙自县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全力开拓蒙自销售市场,使蒙自石榴逐步走上了一条“产、加、销”一体化道路。为了开拓市场,张跃伟在合作社抽调人员设立营销小组,在蒙自地区分片区集中收购石榴,集中力量销往北京、上海、杭州等省外大城市及越南、泰国等国家。从2006年到2008年11月底,共收购石榴12350余吨,收购金额达5939余万元,实现销售金额7198余万元,较好地解决了社员卖难问题。

  打造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

  蒙自石榴素以皮薄、肉厚、粒大籽小、汁多味甜而著称,但在省外、国外却鲜有人知。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张跃伟认为做买卖就得打品牌,于是马上着手准备注册了“蒙生”牌石榴商标。为了宣传品牌,张跃伟带领营销组3次参加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展会上,带去的石榴被抢购一空,客商对“蒙生”石榴赞不绝口,大批国内外客商纷纷与张跃伟洽谈石榴订单。但说起最让他兴奋和自豪的则是2006年8月,张跃伟应邀参加北京奥运推荐果品及中华名果展评,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水果汇集一堂,但最终“蒙生”石榴凭借着高品质、好口味获得了2008北京奥运会推荐水果一等奖,而这也是红河州唯一获此殊荣的专业合作社产品。花香飘万里,硕果令人醉,成功和喜悦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张跃伟和社员们创业艰辛的心血和汗水。

  兴建加工厂,创新延长销售链

  张跃伟永远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知道,石榴再好卖,也存在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每年占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的裂果、小果,产品附加值少得可怜。如何延长石榴销售链,最大化增加石榴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张跃伟在与陕西赛德果汁厂、四川西昌富万利果汁厂合作过程中萌生了创建石榴汁加工厂的念头。在理事会成员的支持下, 2007年,张跃伟投资130余万元办起了永丰石榴汁加工厂,并且与山东绿维果蔬汁有限公司签订了3年的石榴果汁供货合同。仅2007年10月投产当年,就收购小果、裂果1250吨,生产果汁406吨,产值达166余万元,实现纯利润37余万元,使蒙自“烫山芋”变成了“香饽饽”。

  搞好培训,增强社员致富本领

  为了提高社员的管理水平,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合作社每年在石榴开花时都会邀请农科技术人员开展以果树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无公害种植等科技培训。张跃伟则亲自率领由社员组成的科技培训小组和果树修剪、嫁接有偿服务小组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分发技术资料,切实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前后开展农科培训近50期,培训人员超过3000人次。2006年,小红寨村申报“无公害”石榴认证片区,张跃伟更是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石榴套袋技术,指导社员开展石榴无公害生产。创业的艰辛历程使张跃伟深刻认识到科技文化对社员发家致富的重要性,他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号召社员投资投劳,建成了投资40多万元的科技楼,解决了合作社没有培训、办公、社员聚会场所的难题。

  小人物大志向,张跃伟凭着一腔热情和闯劲,带领社员农户抱团闯市场,树立了品牌,增加了收入,他本人被红河州委认定为“乡土人才”,被省人事厅、省供销社和州供销社评为优秀农产品经纪人、新农村建设致富领头人。  (李海栋)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