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与其说是在2008年的大悲大喜后归于平淡和真实,不如说2008年的一件件大事带来的一次次检阅和考验所积累的经验财富,给了我们一份迎接一切困难的坦然和从容。
2008年,北京茶界“五朵金花”和来自各地的茶业从业者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与“两会”,将茶人的心声送达。2008年,雪压茶乡,凤冈人挺起了茶人的脊梁,数十万亩受灾茶园,短短几个月就恢复了猪-沼-茶生态茶的生产,西部茶海生态论坛和飞往各国的航班把凤冈生态茶和凤冈茶人的精神送达世界各地。2008年,汶川地震,四川雅安、甘肃李子坝等多个地区受灾严重,制茶厂房倒塌,茶园被毁,在茶乡人民自救的同时,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山东、云南等茶叶产区、销区的茶人们伸出援手,将集结的爱心化作抚慰灾区人民的暖流。2008年,奥运的大阅兵,使积极备战奥运的茶产业得到了包括行业服务质量、从业者素质、产品质量等整体水平的提升……当这些沉甸甸的过往成为来路,前途即便是寒风瑟瑟,它也可以成为激发斗志的一缕清凉。
挑战和机遇并存,道理虽老,却有它长久的理由。在金融风暴来袭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渐渐逼近的“寒冬”让每一个茶人深有体会。前不久的广州茶博会上,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产茶国,向中国消费市场求援。2008年末,北京茶馆业平均营业额同比下降超过20%,北京马连道茶叶街的销售量整体下降幅度更是超过了这个数字。业内人士预期北京市场的变化将是全国市场的前奏。
但同时,茶业从业者也在这一时期发现:在过去几年里高价难求一铺的黄金商圈地段,现在以较低的投入建店树品牌已经成为可能。需要贷款融资的茶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利好政策,一些民营企业以不到以往一半的利率轻松获得了银行贷款。新年伊始,茶界八大生产流通品牌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云南“下关沱茶”、福建“安溪八马”、四川“竹叶青”、江苏“洞庭碧螺春”、浙江“西湖龙井”、河南“信阳毛尖”等集体结盟,以集中配送、建直销专卖店的模式抱团过冬。
对于茶树而言,寒冬常常是有益的,低温的环境可以使茶树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提高茶叶品质。对于茶人而言,寒冬也未尝不是有益的,低温的环境可以锻炼体魄,抱团取暖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对于茶产业而言,2009年的冬会孕育怎样的春天呢?2009年,新采的茶叶还卖得好吗?2009年,茶业节会还会热闹依旧吗?2009年,会涌现出优秀的茶叶品牌叫响世界吗?从业者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将为2009年猜想给出答案。
让茶人齐心,让茶企携手,让茶园蓬勃,让茶花绽放的灿烂温暖2009年的寒冬!
《茶周刊》以新年逛茶馆专题献礼茶人,预热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