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08年的记忆已经定格在历史的一页,当新一年的生活即将开始时,每个人都该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这一年,以使未来的脚步更加有力、前进的方向更加正确。
我们也不例外。
我们是《合作金融》,一份年轻、有思想、有责任感的报纸,一群年轻、有思想、有责任感的媒体人。
2008,《合作金融》一如继往地、认真地记录下那些值得我们留在记忆中的事和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信合人。2008, 《合作金融》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2008年初的冬天格外寒冷,冰冻灾害考验着中国。《合作金融》的记者正月初十赶赴灾区采访,记录下了一组信合人抗击冰雪的感人画面:山路被冰雪阻断,运钞车开不进去,农信社员工组成特殊的押运组,连夜徒步押运现金进山,将救灾款和支农资金及时送到每个营业网点。信合员工不顾冰冻严寒、交通中断,延长营业时间,连续加班,满足农户取款需求,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受灾情况、调查资金需求,及时送去慰问金和贷款。
2008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又一次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我们年轻记者的身影很快又出现在了地震灾区,记录下灾区信合人的坚强与奉献。北川县擂鼓镇上的一家“帐篷银行”让记者印象深刻,那是北川县农村信用联社擂鼓分社在帐篷里设置的临时办公区。帐篷面积虽然只有20多平方米,但来往办理个人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存钱、取钱、查询等业务让7、8个擂鼓信用分社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此后,《合作金融》的记者又两次赴地震灾区采访农信社的灾后重建工作。
灾难的降临只会让前进中的信合人更加坚强,排除万难谋求发展始终是信合人的信念。2008年6月27日,正值农信社改革五周年的日子,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省级联社高管齐聚一堂,共商农信社改革发展大计。《合作金融》的记者们到会采访,第一时间、全程报道此次盛会,及时将最新改革动向和信合人的呼声传递出去。
在本次会议上,所有参会代表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合作金融》精心策划的《征程·五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五周年纪念特刊》。特刊回顾了农信社改革五年走过的每一个足迹、盘点了指引农信社改革的重要政策文件、展现了信合人改革五年的心路历程、梳理了农信社改革五年中的经验与教训。特刊还发布了由《合作金融》发起的《我们走过这五年——农信社改革五周年调查活动》的调查报告。
8月29日,由《合作金融》主办的“农村金融企业家圆桌会议”首次召开,“关注农村金融企业家这一特殊群体、提升农村金融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成为这一会议宗旨。而创新的动力离不开竞争对手的挑战,《合作金融》始终密切关注农村信用社竞争对手的发展态势,今年3月,《合作金融》参与并重点报道了“村镇银行兴建与发展”圆桌会议,今天,《合作金融》的记者又刚刚完成了由多家资金互助社共同发起的“草根金融论坛”的采访任务。
时间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滞,《合作金融》记录的步伐也未曾有片刻的懈怠,我们的记者们用心感受、用情体验,他们行走着、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走过难忘的2008,还必将创造一个更加值得珍藏的2009。
→ 突围
“一县一社”格局被打破
每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县一社”是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经营发展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已经保持了50余年,不曾改变。从2008年12月15日开始,“一个县只有一家农信社”将逐渐成为历史,已然是群雄逐鹿的农村金融市场,无疑从这一天开始将更加充满“竞争”的氛围。
2008年12月15日上午8时和10时,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海门支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通州支行双双开业,并正式对外营业。这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首次走出注册地,开设异地支行。
事实上这两家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战略早已启动。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早在2007年7月5日,就按20%的持股比例战略入股启东农村信用联社。而张家港农商行更是快速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先后按20%的持股比例战略入股江苏兴化农村合作银行和安徽休宁农村合作银行、按3.33%的持股比例战略入股长春农村商业银行1000万股、按1.38%的持股比例战略入股昆山农村商业银行650万股。
无独有偶,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与安徽黟县农村合作银行在今年4月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前,鄞州农合行已向黟县农村合作银行注资900万元,占该行总股本的18.41%,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江苏银监局官员指出,经营效益较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仅可以通过战略入股合作实现跨区域经营,还能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同时,经营较差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借引进战略投资者之机,改善自身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促进经营管理的改进,推动化解历史包袱,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张家港农商行董事长王自忠认为,目前实施省内外的跨区域发展,就采用三种模式,一是参股并购农村金融机构;二是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三是设立异地支行。他们正是牢牢把握住了这三条路径,快速地开疆拓土。
正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曙光所说,如果允许信用社跨区域经营和跨区域股权整合,允许不同地区的信用社相互参股,农村信用社的这盘棋就活了,农村金融领域的竞争态势便会显现。经营不好的信用社会被兼并,好的信用社可以扩大经营规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山东银监局局长周忠明也曾表示,鼓励农信社跨区域经营,特别是能够达到商业银行标准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到其他同类机构的地盘中去经营,这样也可以将好机构的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的理念,带到那些由于垄断而僵化的市场中去,使市场活跃起来。
2008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我们上演了一连串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的扩张行动,我们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大范围内的战略投资、更多的农信社异地支行的设立,必将使“一县一社”的农信社经营格局被彻底打破。
→ 变革
省联社改革曲折前行
2008年,农信社改革进入了第五个年头,第一阶段的改革成果有目共睹,但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随之产生,下一步如何走?向哪个方向走?这成为政策制定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最棘手也最迫切的问题却聚焦于“省联社改革”之上。
对省联社的弊端,最激烈的言论认为:“现行的省级联社是具有行政级别的金融企业,省联社负责人具有政府官员身份。这种行政机构加金融企业的架构,不啻为体制的倒退。省联社作为行政性金融企业,有着强烈的垄断倾向。”言论是否切中实际,见仁见智,但问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需要解决。
省联社改革方向决定了农信社未来的发展走向,然而省联社改革在2008的推进却也相当曲折。银监会于年初的“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就提出“逐步厘清省级人民政府与省联社的职责安排,出台省联社履职行为意见,规范省联社业务经营,强化对省联社的监督考核”,然而,这个年初就被提上日程的“省联社履职行为意见”直到今日也没有推出。
为了加速推动省联社改革,银监会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却听到了四种完全不同的声音:省政府认为,既然中央要求省政府承担风险责任,作为省级政府管理平台的省联社,其管理权力就不能受到过分限制和削弱;省联社认为,辖内农信社的管理权力来自于政府授权,鉴于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和目前农信社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省联社的这种管理不能受到制约,一定意义上还要进一步强化;银监局认为,现阶段对农信社加强管理是必要的,但这种管理应当是一种行业管理,而不是行政化的人财物直接控制,同时应当加强和改进对基层社的服务;基层法人社认为,省联社应更多地注重服务,而不能将履职重点放到管理上。
有农信社已经取得的改革成绩(省联社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和各方难以协调的利益摆在面前,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坦言,由于涉及管理体制机制这样的重大问题,调整过程必然是复杂的,其推进也应该是逐步的、稳妥的。当前,应以规范完善现有省联社管理体制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在东中西部各选择少量省份先行试点。
好在2008年重庆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宁夏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也赶在2008年即将过去的12月22日改制为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终究让省联社改革在2008年有所突破。
但其他省级联社的改革方案仍无消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如蒋定之所言,“现在许多省份都有搞全省统一法人的要求。”然而,“稳定县域”的原则是在年初就已经被确定下来的,那么寄希望于省联社自发的改革探索也就难以实现了。
省联社改革依然是道待解的题,2009, 我们期待答案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