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从饮茶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开始,茶馆就成为茶业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了。一定程度上,茶馆是特殊的茶业流通场所和渠道。在冲泡之间,茶馆同时挑起了茶文化和茶经济。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茶馆正变得越来越富有文化内涵。不少茶馆的老板,是颇有茶缘的文化爱好者,他们在为茶馆和茶文化的发展兢兢业业地操劳着。
茶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茶艺表演。青春年少的茶艺师,技术娴熟地冲泡起一杯杯茶叶,那份恬静也能让不少中老年人自叹弗如。
老舍茶馆的名号,早已响彻全国。前不久,我们刚刚报道了茶馆的管理层,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小伙计们的茶艺心得吧。郑艳凤小姐是刚刚入行的茶艺师,她对一年来入行心路的描述,想必会给很多茶人似曾相识的感觉。熊智慧女士,则多年来从事茶馆茶艺培训,对茶艺发展有着切身的体验。今年是王彦峰开设茶馆的第5个年头,现在的感受是选择茶业是选对了路。
我教罗格夫人学泡中国茶
北京老舍茶馆 杨 阳
我永远记得8月5日那一天,罗格夫人二次光临老舍茶馆,和她一同到来的还有30位奥组委委员夫人。我被安排教坐在第一排中间一桌的贵宾泡茶,随着主持人的一声“有请我们的茶艺师上场”,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来,当在我负责的桌位前站定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坐在我面前的居然是罗格夫人!虽然我为很多客人泡过茶,但是当面对罗格夫人时,依旧感到紧张和兴奋,生怕出现一丝差错。
当主持人宣布“茶体验活动现在开始”,我就开始为罗格夫人演示乌龙茶茶艺过程:介绍茶具、温杯、置茶、醒茶……夫人认真投入地跟我学习每一个动作。经过几个程序后,我们水盂里的水很快满了,茶艺老师赶忙过来帮我更换水盂。也就在这时,主持人误认为我们的茶艺学习已经结束,便宣布向夫人送礼。当时我心里想“这下完了,茶都没有泡完,会不会给夫人留下遗憾”。送礼环节结束后,我试探着问“我们把茶继续泡完吗?”夫人说:“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如果可以,我想学完。”我忙答道:“不如我把后面的步骤做完,您只要看就可以了,这样能为您节省些时间”。夫人略微思考了一下,点点头,又与我一起再次投入到茶艺的境界。整套茶艺做完后,罗格夫人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在品尝自己亲手泡的乌龙茶之前,她还和北京市人大副主任李昭玲女士做了个干杯的动作,然后欢喜地品起茶来。最后,罗格夫人握着我的手,微笑着对我说:“非常感谢你。”我回答道:“不客气,不客气,很荣幸为您服务。”
2008年我成为罗格夫人的“中国茶艺老师”,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连接中外友谊的使者,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茶的意传
陕西福宝阁茶楼总经理 王彦峰
不觉五年,和茶亲密结缘已经整整五个春秋。我原本是不动茶的,在零三年之前我对茶、茶馆、茶产业的认知几乎是白版一个。
儿时的记忆,母亲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土灶上生火烧水,烧开后先将放了大把茶叶的瓷茶壶灌满,然后将大铁锅里剩余的开水灌到热水瓶里。父亲蹲在炕头上一边吃着冷的馒头,一边喝着浓浓的酽茶,几十年来的习惯,一直坚持着。茶成了父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口粮”,假如哪天没喝,整个人都没精神。父亲的茶,我是不喝的。
五年前,因为做茶楼,而且是最好的茶楼,我第一次接触了茶山、茶叶,乍一看跟冬青还有点像。因为工作的变迁,无意之间做起了茶的事情。人生在世是要有追求的,我们在用人之初经常会说“我们企业需要干事业的人,而不是做工作的人”。五年前之后的一年,我才由原来对认知深切体会到,茶才是我所向往的事业。
五年的最后一年,年首到年尾,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我喜欢别人这样的评价“你是个有阅历的人,是一个韧性很强的人”。零八年,茶楼第一个月就创了历史新高;四月份我们到冰雪肆虐过的茶园,心修茶景,历经七省;五月茶庄筹备,八月营业;五月的地震天灾,我们经历了房中的摇晃,电视的强烈摆动,一时满大街睡满了人,茶楼内一片萧条;八月份的西安,奥运圣火使我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恶意的电话报警光顾了茶楼两次,有惊无险,化为无影;市政的外立面改造,无疑也在考验我们的经营能力;金融风暴,荫及高端场所,绵绵无期;十月北方凋敝,我们享受铁观音的生机。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悲喜交加。
路在脚下,脚踏实地,追求生存和发展。兴趣、责任与茶陪我一路前行 ……
我来到了茶馆 选择了留下
大自然茶艺馆 郑艳凤
公元二00八年,中国精彩的演绎了一段历史,有诸多意外续写着历史,在这样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年份,我来到了茶馆,而后又选择了留下。
之前只是想象要去大城市找一份这样的工作,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大自然茶艺馆—一块心灵憩息与提升之地。从第一次打电话询问应聘之事,到见到店面的精致装潢,我从前台的甜美声音中找到了一种自信,也从各个房间的摆设中体会到了一种文化的积淀。很庆幸自己选对了地方。
5·12汶川大地震,举国上下卷入一场爱心大潮,爱心之举此起彼伏。当然,我们的大自然茶艺馆也是不甘落后,上至总经理,下至后勤员工,每个都尽了自己一份绵薄之力。还有对2008年奥运会赛事的倾情关注,绝不是一个普通从商者的所想所为。魏黎女士—大自然茶艺馆的老板,不仅有很高的职业素养,还有一颗宽容仁慈的心。我们都称呼她为魏老师,这不仅仅是一种尊称。对我而言,这也是对我自己的一种勉励和要求。
其实,这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是我的老师。大自然茶艺馆自1999年2月28日总店开业至今已走过了十年春秋,就像是莘莘学子经历10年寒窗求得正果,何况这里有这么多优秀而又用心工作和生活的人。虽然来店时间不长,但是店里老板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沟通使得刚刚踏入社会的自己得到了提升和锻炼。
传播茶文化 促进茶交流
北京东方国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熊志惠
2008年是奥运年,是个喜庆的一年;2008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个丰收年。在这一年里,我们东方国艺靠着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得到了越来越多学员的肯定,也慢慢扩大了我们的市场。慕名前来学习中国茶文化的人络绎不绝。除了一贯的培训任务之外,我们增加了茶乡实地考察研修。2008年我们分别组织学员到了武夷山、黄山、云南等茶区,把平时学的茶知识融于实践中。另外,我们还为茶友们举办了宜兴紫砂游。
我们“天下茶人”俱乐部为了给会员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今年2月份举办了日韩茶文化交流会,我们请到资深的日韩茶人,为学员们讲解并演示日韩茶道,不仅让他们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更能体验到异国文化。6月份,组织大家到著名的风景区——十渡体验了一次户外的“无我茶会”,在这次茶会当中大家品茗交友,欣赏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风景。
此外,我们还扩大了市场,走出去,应青岛、长春、湖南、遵化等地各大茶馆的邀请前去培训授课。还走进企业,为联想、三星、建设银行、友邦保险以及一些汽车“4S”店做下午茶讲座,在企业中传播茶文化。
2008年就在不知不觉中渡过了,这一年忙忙碌碌,酸、甜、苦、辣我们都尝过,但我们很开心,也很欣慰。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茶,也爱上了茶文化。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努力没有白费。2009年即将来临,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会在更加的努力,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把牛牛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此也要感谢一直支持我们、帮助我们、关注我们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茶文化发扬光大。
最值得回忆的是向心力
北京老舍茶馆 陈 磊
我觉得 2008年最值得回忆的是茶馆全员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5月16日,在尹智君总经理带领下,老舍茶馆全体员工积极踊跃参加捐款,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遭受震灾的同胞渡过难关;晚上,我们举行了赈灾义演活动。演出开始时,在一曲《爱的奉献》歌声下,我们和全场观众一起为灾区人民祈福,盼望他们早日渡过难关。
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宣武区的特色单位和北京市重要外事接待单位,20多天里我们接待拉脱维亚总统、泰国总理等13个国家的元首政要,2000多名奥运宾客和25000多名中外宾客。茶馆从早上开门到晚上关门都是顾客盈门,大碗茶一天就卖出3000多碗。平时我的上班时间是下午两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但是在奥运期间我从早上九点上到晚上十点。我的同事们和我一样,20多天里一直在加班连班。为了圆满完成奥运接待任务,为了向世人展示中国、北京的优秀文化和良好风貌,在尹总的带领下我们没有一句怨言,同事之间也更加互帮互助、彼此关心。我的工作是堂倌,每天站在门口迎接五湖四海的客人,让他们一进茶馆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京味文化和茶馆的热情好客。一天吆喝下来经常是口干舌燥、嗓子嘶哑,领导和同事都非常关心我、照顾我,给我找来胖大海和各种润喉片,叮嘱我多喝水……
2008年我被同事们的爱心、热心感动着,被大家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激励着。虽然同事们来自四面八方,但是在这里我却感觉到家一般的温暖和温馨,我们情同手足、胜似亲人。老舍茶馆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