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那一刻,我命令立刻升井


临危不惧

  山东兖州煤矿集团兴隆庄矿 商金博  

  最难忘的是2008年9月19日,我在十采三横皮带巷进行安全监察工作。这里是10302三号煤眼的底部,当时掘三队十几名职工在皮带巷架棚保护皮带,我同往常一样在巷道的施工地点检测完毕,向该班班长说明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后,就安排他们开始施工,我站在他们几米处的上风口观察情况。

  大约两小时之后,我携带的两用仪突然“滴滴”报起警来,我一看两用仪上显示氧气为17.6%,就高度警惕起来,用两用仪连续检测,发现氧气量在不断下降,我立即安排当班班长把人员全部集合起来,往最近的10301三联通道撤,撤到两道风门之后的进风巷。这时有职工说:“这条皮带又不用,里边也没有人干活不要紧,没什么大事。”其他职工也随声附和。但是我最清楚,这皮带巷空气本来就浑浊,万一风流短路或者通风系统有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不容置疑地大声道:“别说了,听我的,必须先撤人。”看到我如此坚定,大家在最短时间内撤到了10301三联通道的风门以外,当我最后一个出来时,氧气已降到了15%。这时我看到通风队两名放瓦斯的职工,便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作业,马上向外撤,随即我又想到皮带队一名司机还在机头看皮带,事不宜迟,我迅速通知皮带队值班人员,以最快速度撤出皮带司机,随后我又向矿调度室作了详细的汇报。做完这一切后,我才发现后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但欣慰的是现场所有职工都安全撤离,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

  通过这次事件我深刻认识到,职工面对安全隐患时有可能辨别不清,做出不正确的选择,但作为安全监察人员,一定要具备明察秋毫、辨识安全隐患的能力,紧绷安全那根弦,绝对不允许出差错,真正做到为每一位职工的生命安全负责。

  (郭国权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