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州煤矿集团兴隆庄矿 商金博
最难忘的是2008年9月19日,我在十采三横皮带巷进行安全监察工作。这里是10302三号煤眼的底部,当时掘三队十几名职工在皮带巷架棚保护皮带,我同往常一样在巷道的施工地点检测完毕,向该班班长说明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后,就安排他们开始施工,我站在他们几米处的上风口观察情况。
大约两小时之后,我携带的两用仪突然“滴滴”报起警来,我一看两用仪上显示氧气为17.6%,就高度警惕起来,用两用仪连续检测,发现氧气量在不断下降,我立即安排当班班长把人员全部集合起来,往最近的10301三联通道撤,撤到两道风门之后的进风巷。这时有职工说:“这条皮带又不用,里边也没有人干活不要紧,没什么大事。”其他职工也随声附和。但是我最清楚,这皮带巷空气本来就浑浊,万一风流短路或者通风系统有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不容置疑地大声道:“别说了,听我的,必须先撤人。”看到我如此坚定,大家在最短时间内撤到了10301三联通道的风门以外,当我最后一个出来时,氧气已降到了15%。这时我看到通风队两名放瓦斯的职工,便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作业,马上向外撤,随即我又想到皮带队一名司机还在机头看皮带,事不宜迟,我迅速通知皮带队值班人员,以最快速度撤出皮带司机,随后我又向矿调度室作了详细的汇报。做完这一切后,我才发现后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但欣慰的是现场所有职工都安全撤离,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
通过这次事件我深刻认识到,职工面对安全隐患时有可能辨别不清,做出不正确的选择,但作为安全监察人员,一定要具备明察秋毫、辨识安全隐患的能力,紧绷安全那根弦,绝对不允许出差错,真正做到为每一位职工的生命安全负责。
(郭国权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