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2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社可将“返乡潮”变为“创业潮”

□ 本报记者 蔡靓

  由美国华尔街引起的金融风暴不仅席卷了全球金融业,在我国沿海地区务工的成千上万农民工的生活也深受冲击。因沿海部分企业停产、关闭导致外出打工农民失业返乡,使得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在经过多年的稳定增长后,极有可能在明年出现负增长。面对农民返乡的现状,政府应该及时了解返乡农民工的情况,做好稳定农民工就业的工作。而对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这或许意味着新的商机。

  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

  “唉,我们缺的就是技术啊,所以才这么容易就失业了。”3个月前刚刚从广东花都返回家中的杨启荣感慨道。

  杨启荣今年49岁,家住湖南省耒阳市哲桥镇元木村。在杨家四兄弟中,排行老大。四年前,他携妻带子,来到了距耒阳5至6个小时车程的广东花都。“我三弟之前在这里打工很多年,自己积累了点资金,就投资办了个毛线厂,我就在他的厂里打工,虽然只是在食堂工作,每个月也能拿1000多呢。”他说。

  由于杨启荣所在的毛线厂主要以做出口到美国的订单为主,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当大以至于破产,他也因此失业了。

  杨启荣并不是因经济危机而失业返乡的农民工的个案,10月份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我国珠三角和江浙一带不少外向型加工企业出口严重受阻,企业相继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造成很多在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因失业而返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2月初完成的一份《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10省份(四川、重庆、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甘肃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数据总计有485万名,占2008年9月底外出务工人员的5.4%。

  目前,各级政府已将稳定农民工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6项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措施,其中包括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及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

  农信社支持返乡农民创业

  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老大”,农村信用社应对返乡的农民情况开展调查分析,制定资金和服务两方面支持的措施,全力应对返乡潮现象。这不仅能为返乡农民提供创业资金,还能给农信社自身带来收益。

  “今年连田带土种了20亩,谷子装满了两口大仓,红薯也收了满满的两大窖;5只母猪已有3只下了小猪崽,另两只也有孕待产。今年全家的收入加起来比往年出外打工多收8000多元。”湖南省宁远县舜陵镇长春村村民欧阳中其说。前几年欧阳中其两口子在外打工,去年受市场影响,年底回到家乡准备种田过日,宁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官桥分社贷给他6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如今,欧阳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说:“因为收入可观,我刚从技校毕业的儿子也自愿留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搞种养。” 

  湖南省宁远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冯勤友介绍说,到目前为止,该县已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1.5万人。他们原来所涉及行业主要是建筑、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建筑业占60%左右。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针对这种情况,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以“资金+服务”的方式支持返乡农民工再创业,全县兴办针织厂200余家,开发烟-稻-菜三季连作高效农业基地8万亩,兴办果园1.2万亩,养殖九嶷山兔100万只,涌现种养大户4000余户。通过他们的创业行动启动就业岗位10000多个。

  关于做好农民工返乡金融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贵州都匀市农村信用联社的宋石华介绍道:首先要摸清底数,动态管理。信贷员和支农联络员要走乡串寨,进行全面摸底,及时掌握辖内返乡农民工的状况,并制作农民工返乡调查摸底表,了解农民工返乡原因、就业愿望、资金需求、与信用社有无借贷关系或资金往来业务、联系方式等情况并进行摸底调查。此外,农信社可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在信用社营业网点开通返乡农民工信贷服务专柜,创新服务方式,对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农民及时提供优质服务,尽量减少办贷环节和程序。

  此外,宋石华还建议农信社应该为返乡农民提供多种贷款方式,帮助其创业。应及时逐户的为他们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评级授信,对有创业愿望和贷款需求的,作为重点对象予以扶持,按“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积极给予支持;对有大额贷款需求的,信用社要积极主动上门进行调查,对符合条件的在规定时限内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引导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到返乡创业的队伍中来,以创业带动就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