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落下帷幕,“保增长”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明年一切的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都将围绕其展开。雪灾、奥运、台湾、金融危机,赋予2008的不平凡。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明年将是最困难的一年。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清晰看到,处于寒冬中的棉纺行业,明年的发展将感受到国家阳光政策的照耀。
关键词一:民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解决民生问题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收储。今年棉花收购以来,棉花价格一直阴跌不止,甚至出现了棉贱伤农,棉农利益受到损害。为了保护棉农利益,国家先后公布了三次收储公告,收储总量为272万吨,其中前两次收储已接近尾声。
棉花良种补贴全面化。日前,国家公布,从2009年起扩大棉花良种补贴范围,覆盖全部棉田。扶持棉花生产,调动棉农积极性。其他扶持棉花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将进一步研究。其他长效机制还包括:扩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最低收购保护价。作为明年国家关注民生的惠民政策,这些都将被考虑在内。这些措施将维持棉花市场稳定发展。
关键词二:就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上调出口退税率。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劳动者就业的责任重大,其发展受到国家重视。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出口纺织企业的外单大幅减少,冬天提前来临。为此,国家先后两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至13%,以增加纺织企业利润空间。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明确将继续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今年,出口退税率上调3个百分点在年内约减少纺织企业税收负担80多亿元。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研,退税率上调部分基本都转化成为企业的实际收入,2009年如果出口退税率继续上调,能使纺织企业盈利状况获得更大程度的改善。
多项举措并用。在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有些职工因此歇业、农民工出现回流势头的背景下,就业任务在当前显得格外重要。按照部署,明年我国将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纺织行业中,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必将从国家支持中小企业所采取的多项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中获益。
关键词三:财政政策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此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积极”,意味着我国将再度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规模。提出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其中,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费负担将成为中国明年刺激内需的重要手段。
促进产业升级。当前,我国棉纺行业因为产能过剩,正处于产业整合与升级阶段,淘汰落后产能,向环保科技型产业转型。而纺织品服装企业要走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之路。财政政策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就发展对外经济应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有利于支持棉纺行业转型,优化棉纺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进程。
结构性减税。明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开始实施。调整后,将大大降低纺织企业购进设备的成本,同时增加可抵扣增值税的规模。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测算,2009年纺织行业在购进新装备时可节约成本60亿元,可增加可抵扣增值税120亿元。
关键词四:货币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努力提高调控的科学性、时效性。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14日,国家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解决部分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同时明确提出发展期货市场服务三农。这有望缓解棉纺企业资金紧张,同时增强期货市场在农产品价格调节中的作用。
国家已明确将暂停执行加工贸易限制类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业内人士估计,这一政策预计在2009年可解放纺织企业资金约60亿元,改善其资金周转困难的现状。
这次会议提出,要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明年将继续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资金的流动性。即棉纺企业贷款监管严,期限短,流动性大,将更加灵活。
关键词五: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出口转内销。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能力已明显减弱。海关数据显示,11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均大幅回落,特别是出口在近年来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今后我国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在外部需求明显收缩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经济必须在内需上做足文章。纺织出口在我国出口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回落直接导致我国出口减速。转战国内市场已经成为部分出口纺织企业的选择。
需求是根本动力。明年,随着多项惠民政策和关注民生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人民生活将得到改善,将刺激人民的消费能力,特别是在满足温饱之后,衣着需求放在了首位,纺织内需市场的潜力将被激发,有利棉纺企业摆脱当前困境。
尽管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遭遇金融危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中国棉纺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需求萎缩,正是这一主要矛盾导致了棉纺行业目前面对的一连串难题。
当前,棉花市场的低迷,主要是下游需求不足,这又源于纺织市场的疲软。同样,当纺织内需市场被激发后,必然反作用于棉花市场,带动其发展。
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消息,下一步,我国将制定服装自主品牌发展的战略,把服装行业作为切入点,推动中国消费品工业整体品牌建设。据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确定明年行业技术改造五大投资重点,有效推动纺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预计明年棉纺企业税收负担将明显减轻,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