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西坪镇茶农颜先生,用自产的800斤茶叶,抵了一套128平方米商品房的首付款。
自今年10月20日,推出“以茶换房”置业计划以来,安溪“蓝溪国际”楼盘销售方称,类似颜先生这样的购房者已有80多位(即卖出80多套房子),换回茶叶已有几十吨了。
安溪建设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安溪10月、11月两个月期间共售新房230套。若开发商提供的数据属实,即意味着过去两个月,安溪近1/3新房销售通过茶叶交易完成。初步估算,开发商套现资金上千万元。
“当时决定‘以茶换房’时,也就希望销售50套。”厦门市华荣泰实业公司(下简称“华荣泰实业”)副总经理李广智,是“蓝溪国际”项目总经理,也是这一计划操盘手。他坦言,一口气卖80套,有点惊喜。
今年茶比较不好卖,李广智称,在与客户交流中,有茶农说,“我们正等着卖茶钱来买房、供孩子读书”。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旁的策划总监随即提出,既然公司有购茶需要,而茶农有买房需要,可“以茶换房”。该创意得到公司上下广泛认可。
该公司规定:茶农提供价格在50元/斤—1000元/斤的铁观音春茶或秋茶,先自标价格;再由开发商指定的3名高级茶师进行评价;双方认可的茶价、茶量总价值最高可抵总房款30%,但不可抵按揭款。
事实上,华荣泰实业从茶农那换回的茶除堆满售楼大厅外,知情人士称,其多数茶叶目前仍躺在冷冻库里。虽有渠道优势,在淡市背景下,李广智坦言,华荣泰实业茶叶同样难销。
不少茶厂反馈,该开发商接纳的茶价普遍高过市场价两成左右,这是变相降价来吸引买房者。
据记者调查,茶农“以茶换房”,从华荣泰实业内部财务结算来看,茶叶是先进入华荣泰实业一经营“梅花山”牌的茶叶公司,再由该子公司将首付款存入银行账户,照样开发票纳税,银行才会办理按揭。
知情开发商算了一笔账,以单套房40万元均价、已售80套来算,等于开发商先后帮茶农交了960万元,但过后却可从银行拿回超过两千万的现金,得到上千万的净现金流。
换句话说,“以茶换房”,表面上是茶农用难卖出的茶叶换回了房子,但其实质是:开发商让出部分利润,设置一个低门槛,让急着卖茶的茶农挑着茶叶一脚先踩进来,然后再慢慢还按揭。
当“以茶换房”经国内媒体披露后,分散在南京、杭州等全国各地的安溪茶商,纷纷发起“茶叶换房救市团”。但这些“救市团”一一被开发商婉拒,有的甚至被指责,“茶商茶叶难卖了,借着房地产市场低迷炒作”。
即使在安溪,多数开发商同样不愿效仿。安溪另一大型楼盘开发商则认为,这种模式对他们来说,很难换回现金流。但该开发商承认,华荣泰与众不同,有自己的茶叶销售渠道,原本也需要现金去采购茶叶,即使茶叶一时难以出手,也可通过渠道商来变现。
“以茶换房是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的产物,目前看来,实现了该房产商和茶农的双赢。”安溪县房地产管理处的张主任表示,但此举不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