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虽然遭遇较大困难,但福建省轻纺工业运行情况总体平衡,发展基本稳健。1—10月,全省规模以上轻纺工业完成现价产值5237.05亿元,同比增长19.8%;完成销售产值5058.96亿元,同比长增23.6%;产品销售率96.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出口交货值1486.01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24.7%。
今年9月份以来,福建轻纺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生产资料和用工成本上升,运营成本增加。二是西方经济衰退,美元贬值,轻纺外贸环境恶化。三是用地指标少,发展空间不足。四是国家从紧货币政策导致融资困难等。
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福建省轻纺工业依然能实现稳中有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福建省在促进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上采取了一系政策措施。如出台了《关于加快提高福建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工作意见》等。二是自主品牌提升了竞争力。全省轻纺产品共有80个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一批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已享有较高声誉。三是设备先进,负债率低。“十五”中期到“十一五”期间,福建纺织服装鞋业设备引进先进,产品档次较高;纺织企业负债率为42.43%,比全国平均负债水平58.49%低16.06%。四是及时发展内包。一些品牌企业及时将原本外派区域外的定单转给本市区的中小外贸企业,提高了品牌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巩固了其行业龙头地位。
(王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