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2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作中的棉农在突困

□ 本报记者 计慧

  2008年的新棉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整个棉花市场一直萎靡不振,整个产业链条全面陷入困境。近乎“怪异”的棉花市场让生产者、经营者都不知所措。

  棉花企业、纺织企业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可以选择不收购,但棉农却不能选择不售卖,在新疆、山东等很多主产棉区,棉花可以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即使想低价销售,尽快把棉花换成一家老小的生活费,在当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参与收购的棉花企业寥寥无几,有的地方甚至没有一家企业开门收购。许多棉农伤心感怀,萌生了不再种棉的念头。但也有一些地方的棉农,在龙头企业、社会团体的引导下,合作起来牢牢抱成了团,在困境中找机会,把自身的风险尽量降到了最低。

  天津——

  天津的城关镇是棉花种植比较集中的乡镇,今年当地棉农在工商部门的引导帮助下成立了全区第一家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植丰棉花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会员22个,种植棉花面积达到2000多亩。合作社统一提供优质棉种、统一指导管理技术、统一提供高效优质农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针对今年气温偏低、阴雨天气较多不利于棉花生长的情况,合作社先后8次聘请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和河北省的棉花种植专家给社员进行技术传授和指导,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由于选种、生长期管理不当,造成棉花减产的问题,为棉花的增产增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使得今年在棉花普遍减产的情况下获得了丰收,合作社成员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会员背靠当地工商部门,新棉上市后,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联系棉花销路,在困境中把自身风险降到了最低。

  

  湖北——

  今年的11月中旬,湖北枝江地区几家400型棉花加工厂出现连日收购高峰。这些企业收购的棉花主要是用于向国家交储,受收储政策要求的限制,企业对籽棉的质量要求严格,因此如何吸引当地有良好采摘、摊晒、分级习惯的棉农手中的资源成了加工单位抢收的重点。 

  这时候的企业,首先想到的是当地的棉花合作社,主要原因是合作社棉花种植和晾晒期间管理规范,籽棉质量比散户要高。这些棉花加工厂找到当地的各个棉花合作社,在合作社的配合下,向棉农宣传今年的棉花形势,并允诺给予优惠于棉贩的返利、保值等措施,鼓励棉农积极交售库存资源,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棉农纷纷交售变现,并未赶上价格低点。

  

  河北——

  “我今年加入了克训棉花专业合作社,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指导,80亩棉花每亩增收籽棉100斤,虽然棉花价格比去年降了,但收入却高了。”谈到加入合作社的好处,河北省南宫市前霍村的种棉大户王福花侃侃而谈。河北省南宫市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顺应广大农民日益增强的自我服务,互助合作的愿望,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以此为载体,为农民进一步增收提供了组织保证。目前,该市已发展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8家,入社成员6500户,带动农户4800户,占总农户的近一半。据了解,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统一销售棉花900万公斤,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像这些地方的棉农合作组织一样,为棉农抵御市场风险、增加收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合作组织体系还不成熟,一些棉花合作组织起到的实质性作用有限。近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恰当定位及授权,破解了合作社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难题,使合作社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我们希望,棉花领域的合作组织的兴起,能更多地给棉农带来实惠和帮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