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业保险:能否为农民雪中送炭?

本报记者 蔡靓

  年初的雪灾、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10月份的蛆桔事件,今年可谓天灾不断,让基本上靠天吃饭的农民损失惨重,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显得比往年更为迫切。

  中国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袁力近日在2008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到9月,全国农业保险的签单保费已经达到91.1亿元,比2007年全年增长了75.9%。提供的风险保障已经达到1876.22亿元,比2007年全年增长66.6%。

  我国是多灾国家,虽然目前农业保险的推广有了很大进展,但是若要真正为灾后农民“雪中送炭”,现阶段仍需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农险业务。

  农保普及有进展

  “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之后,我养殖生猪就可以规避不可预见的风险。”11月25日上午,江苏省南充市高坪区浸水乡骑龙村刚刚卖了4头猪、收到7500元钱的村民杨瑞林笑呵呵地说,搞养殖业和种植业参加保险,缴一定的保费值得。今年他家养殖的生猪在大热天突然患病死了1头,获得了320元的赔款,相应地减少了损失。

  据南充市委农办介绍,截至11月15日,南充市已承保水稻76.7万亩、玉米58万亩、能繁母猪30万头,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和保费收入均名列全省第三。今年全市共发生保险责任案件1.82万件,支付赔款1423万元,受益农户达5.6万户。

  袁力表示,今年1到9月,全国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70.8亿元,承保农作物面积超过4.83亿亩,比2007年全年增加了53.7%;养殖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0.3亿元,承保的家禽、家畜超过了3.25亿头,保险覆盖的农户已经达到了7300多万人次,比2007年全年增加了46.6%。

  在今年我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的一系列自然灾害中,中国人保的农险理赔工作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补偿和灾后重建功能。

  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人保财险农业险共支付赔款8000万元;4月新疆冻灾发生后,该公司迅速一次性预付赔款2000万元,用于农民复播和补种,预计赔付将达到8000万元;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该公司仅能繁母猪保险就已赔付近2000万元,对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性农险应全面铺开

  对保险公司而言,发放农业保险的风险比较大;对农民而言,农业保险的保费比较高,因此,财政补贴甚至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农业保险的推广中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中央财政接连加大对种养业的保费补贴,但相对于农民的需求,财政补贴的力度仍然有所欠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有专家表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必须运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决定农业保险供给的方向和数量,制定统一的制度框架,各种被批准的组织机构在这个框架中经营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同时政府对规定的农业保险产品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和其他支持。

  当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全面铺开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免除营业税。只有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助资金,才能稳步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程度。

  据了解,佛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先行开设水稻保险,陆续再推花卉、蔬菜、香蕉、林木、生猪、奶牛、水产等保险。以后,农户每亩只要出5.4元,受灾时最高能获得600元/亩的赔偿。财政保费补贴以区属地负担为主、市财政适当定额补助,市、区、镇(街)三级财政共同负担80%的保费。

  袁力表示,保监会也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提出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路和方案。同时,进一步推动和规范现有农业保险发展,狠抓农业保险的服务制度,及时处理和反馈农业保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维护投保农户的权益。

  农信社的商机

  11月5日,国元农业保险与安徽省长丰科源村镇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银行和保险产品的创新与融合,积极发展农村信贷保险,尤其是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探索建立“银行+保险+农户”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

  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董事长张子良介绍说,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农业生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该产品主要是对投保人因发生约定的保险责任造成种植的作物或养殖的产品受损,导致在规定的还款期届满3个月后仍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还贷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负责偿还。

  同时,他们还将开发“农村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进一步扩大保险责任范围,提升信贷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以有效降低农村信贷风险,加大农村信贷投放规模,放大各种支农金融工具的综合效应,支持县域经济建设。

  对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业务更具规模的农信社来说,这种“银行+保险+农户”的模式当然是可以借鉴的。类似于“农业生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业务不仅能降低农信社的信贷风险,对易受天灾损失而难以还款的贷款农民而言,也是一个保障。

  其实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始在此方面的探索。梨树县是吉林省生猪养殖年出栏量超百万头的大县,农民发展生猪养殖得不到足够的贷款支援,而当地农村信用社里却有1亿元资金搁置在那里。不是信用社不想贷款给农民,而是风险过高,信用社不敢贸然贷款。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信用社的负责人便主动找到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双方经过协商后共同向养殖户提供了保险和贷款服务。

  有了农业保险,农民偿还贷款有了一定保障,信用社的放贷风险大大降低,农民终于得到了开展生猪养殖急需的资金。吉林百信农民合作社的生猪养殖在农业保险的支援下重新开展起来。 

  在销售渠道方面,安华农险也顺利地“搭”了农信社的“便车”。安华农险长春公司在开业之初就与省农信社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利用农信社的机构、网点和人员优势销售产品。这样,保险公司可以有效利用农信社已有的销售网点,迅速推广农业险产品,农信社也从中获得代理佣金,拓展了业务。

  可以说,梨树县的这种做法,实现了农险公司、信用社和农民的“三赢”,分散了原本集中的风险,有效融通了农村资金。

  此外,农村信用社还应该积极参与农业保险的运营,如兼业代理、代收保费和代发保险金等,这些对农信社而言都是新的商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拥有密集的营业网点,参与农业保险的运营可降低农户投保的成本。信用社员工熟知农户情况,对其道德水准和经济能力了如指掌,对农作物的种植和牲畜的养殖十分熟悉,能协助保险公司对投保前的农户进行详细地考察,提供理赔的信息和依据。这样一来,不但为农民提供了便利,还增加了农信社的中间业务收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