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50多年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如何认清和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形势,切实做到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充分发挥好农村信用社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金融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快自身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机遇与挑战并存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核心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农村市场主体增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全面推进,更多的资本将流向农村“洼地”,各种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业大户及其他新兴市场主体将迅速发展,构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有利于农村信用社业务的提升和扩展。
二是发展空间扩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是推进农村改革的行动纲领,随着相关扶持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将给农业和农村建设提供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必然催生农村市场进一步发育,拉动农村多元化、多层面的金融需求,从而为农村信用社业务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是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农村金融需求多元化,将有力促进农村信用社加快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不断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动态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农信社在享受新一轮农村改革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以构建多元竞争格局为目标的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已全面展开,逐鹿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态势步步逼近,农村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银行借助其贷款利率低、额度大、期限长的优势,将长期在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信用社展开优质客户的“直面竞争”。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的业务范围、服务对象与农村信用社趋同,加之其轻装上阵、运行机制灵活、服务手段多样,农村信用社的部分功能将被替代。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机构遍布城乡的优势将进一步弱化。
面对新的形势,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势在必行。农村信用社既要正确估计金融竞争所带来的冲击,更要站在政治的高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始终坚持“立足农村,服务农民,立足城乡,服务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全面推进“农民银行、社区银行、零售银行”战略目标的落实,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在稳固根据地--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紧跟城市化进程,最终实现“从农村包围城市”。
以创新促发展
(一)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强化资本对风险和效益的约束,做到发展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走集约经营、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之路。在确保农村传统业务正常合理增长的基础上,信贷业务经营策略逐步实现“三个转移”,即由农民贷款向城乡居民贷款转移;由分散农户向合作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专业合作组织转移;由生产生活领域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领域转移。
(二)创新金融产品。紧扣农村改革发展目标,抓住农业产业化向城市延伸、城市产业化链条向农村延伸这两个关键关节,适时推出适宜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产品。
一是创新贷款品种。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加快贷款品种的创新与整合。结合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创新转移农民住房按揭贷款、创业贷款、兴业贷款等信贷产品,搞好转移农民跟踪服务,积极支持农民市民化。抓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契机,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经济林权抵押、大宗农产品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等业务,大力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解决农民规模经营扩大后资金需求升级问题,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向农户联合、产品联合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二是创新非信贷资产业务。依托货币市场工具和货币市场席位,以抓好同业资金拆借业务为突破口,积极参与购买国债及金融债券业务,切实缓解资金临时流动过剩压力。
(三)创新营销机制。一是细分客户市场,实施分层信贷营销。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营销短板”已日益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新机制,在细分市场基础上,锁定客户对象,建立信息档案,划定坚守红线,实施分层营销策略,以优化客户结构,提升赢利水平。二是加快客户经理制的推广。通过培训、考核、达标上岗等多种方式,加快组建客户经理队伍,科学设置贷款操作流程,提高贷款效率,提供全方位、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以优质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三是做好产品的推广和维护。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调查机制,及时掌握客户对产品的评价和需求变化,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及时完善金融产品,强化产品售后服务和全过程服务,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
(四)创新服务方式。一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不断完善SC6000综合业务系统功能,为金融创新形成强大的科技支撑,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加强同业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加强与商业银行在产品开发、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技术合作,研发并推广具有农村信用社特色的适应农村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富余资金,加强与新兴金融机构合作,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延伸服务领域,加长服务链条,把农村信用社打造成为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