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1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洋丰辉煌20年回顾与展望

成华彪 刘斌

  祖国改革开放30年,洋丰集团起飞20年,整数年轮的巧合,注定了我们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儿,幸运儿!

  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我们一步一步走过来,充满艰辛,充满挑战,充满希望,也充满辉煌。

  20年前,地方政府将一个负债近80万元、年产肥料不过三五千吨的乡镇企业——石桥驿磷肥厂交给我们,我们用血与汗锻打,用智与谋开拓,打下了一片市场,打出了一个磷复肥王国。去年,洋丰集团产肥量达到250万吨,销售收入45亿元。今年各项经济指标较去年增长20%以上,已是胜券在握。目前,企业资产总值达到30亿元,以荆门石桥驿基地为主体,以湖北宜昌和山东菏泽为两翼,形成了高浓度、多品牌、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编织了除西藏、台湾以外,遍布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销售网络,连续三年,三元复合肥和磷酸一铵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位。去年,洋丰集团同时摘取了“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两块金字招牌。这是洋丰集团事业发展史上一座光芒四射的里程碑。

  20年驰骋商场开疆拓土,20年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此刻,回首往事,百感交集;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始终认定一个理

  洋丰集团的前身——石桥驿磷肥厂,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建成投产。但是,因为底子薄,起点低,管理不善,以及市场的无序竞争,这家乡镇企业诞生了五六年即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当时的石桥驿乡政府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承包经营。

  看准了事业发展的潜力,投身事业才可能不遗余力。“洋丰”充分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工厂当时已陷入倒闭的边缘,没有启动资金,没有自己所掌控的资源,没有打开市场,被称为“八百诸侯”的众多磷肥企业无序竞争,企业求生存、求发展,将面临重重困难。 但是,“洋丰”没有被困难吓倒,“洋丰”始终相信,困难不过是暂时的,与农共舞,伴农起飞,明天必然更美好!

  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农村变化日新月异,农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农兴我兴”,“洋丰”搭上了时代的快车,赢得了机遇,把握住了机遇,才赢得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成就了今日的一艘肥料航母。

  两次改制焕发了活力

  在改革开放的第10个年头,洋丰集团从承包经营起步,开始了持续20年的高速发展,“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这该归功为“时势造英雄”。

  洋丰集团经历了两次改制。第一次改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更名为荆门市第二磷肥厂,随后,以第二磷肥厂为核心企业,联合宜城农资公司等五家流通企业为发起人,将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扩大了自主经营权,初步奠定了企业大发展、大扩张的基础。

  第二次改制是2001年3月21日。这次改制,是以当时董事会为代表的大多数职工整体收购原股份公司股份,使原以法人为主体的股份公司彻底转变成以自然人为主体的民有民营股份公司。经过这次改制,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极大地调动了全员的生产积极性,从此,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有序,逐步驶上快车道,运作更加规范,制度更加完善。

  经过两次改制,企业的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主人。挣脱了行政干预的羁绊,企业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决策权、分配权,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指挥着企业发展、产品开发、项目建设,企业经营管理均由企业说了算,决策更为果断快捷,运转更灵活。企业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更紧地拴在了一起,主人公意识大为增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毫不夸张地说,改制,是洋丰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是洋丰得以成其为洋丰的先决条件。

  抓住了三大机遇

  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气候、好环境,就没有洋丰集团的崛起。但是,江汉平原上星罗棋布的磷肥企业,面临同样的社会大背景,同样的机遇,同样的条件,甚至,绝大多数企业拥有比洋丰更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有的做小了,有的做死了。改革大潮惊涛拍岸,长江汉水大浪淘沙,“八百诸侯”今存几何?

  为什么洋丰集团却以成百上千倍的扩张态势做大做强了呢?回首漫漫创业路,我们感到,抓住了三次机遇,是洋丰集团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是抓住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机遇,适时实现了由低浓度肥向高浓度肥的全面转轨。

  中国农民在接触化肥的过程中,一直是单一养分的肥料,例如,尿素、磷肥、碳酸氢铵等,而对复合肥料,即含有氮磷钾多种养分的肥料缺乏较深的认识。跨世纪前后,中国农民才开始接触复合肥,虽较西方发达国家迟了将近三十年,但迟到不足惧,奋起终有时。洋丰集团充分抓住这个契机,并确定了“引导中国农民的用肥革命”的重大战略,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仅有两三家大企业上高浓度复合肥项目的时候,我们就决定全面转产高浓度复合肥。七八年时间,洋丰集团投资建设了涵盖高浓度复合肥的全部项目,成为生产硫基复合肥、尿基复合肥、磷酸一铵、高塔造粒、BB肥等系列产品的旗舰企业。引导中国农民的用肥革命,我们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单质肥向复合肥料的转变,同时,也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转变。我们以决策快、周转快、建厂周期短为特色,实现了新产品开发领先一步。到去年为止,连续3年在全国复合肥行业夺得产销量第一的桂冠,改写了中国肥料行业的历史。

  二是抓住国企改制的空当,迅速壮大实力,实行大扩张,成就了霸业。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跨世纪前后,国有企业在大范围内实行改革。改革的阵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少企业人心离散,管理失控,生产停滞不前甚至萎缩,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力下降。肥料企业也不例外。

  洋丰集团正是抓住这个机遇,在老虎打盹的时候,采取你退我进的策略,实行全方位扩张,每年投资几千万甚至几个亿扩大生产规模。当老虎醒来的时候,发现世界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强者不再是强者,弱者也不再是弱者了!这就是竞争,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过程中的平等竞争。祖国要实现富企强国梦,也只有如此,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铸就品牌,打造旗舰,振兴民族工业。

  三是抓住了国家对农资市场放开的机遇,率先甩掉国有农资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承包经营之初,农资市场尚处于国家垄断经营的位置,肥料企业全部依靠国有农资公司统一经营。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国家放开农资市场,形成了国企、个体、私营企业竞争的态势。从九十年代中期起,原属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公司实行改革,下岗、承包、重组,一时间风生水起。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矛盾,是国有农资公司业务拓展乏力,有些甚至停滞,债务链拉长,不少货款无法回笼。此时,与国有农资公司的合作,诸多弊端凸显。洋丰集团及时作出抉择:不能被农资公司拖死!要大力发展与个体私营企业合作,培植诚信可靠的代理商,改变过去先销货后付款甚至销了货不付款的被动局面!

  经过几年的努力,“洋丰”率先在全国编织起了自己的全新的销售网络。目前,拥有一级代理商2000多家、零售商30000多家,拥有了一个在全国肥料行业最好的销售网络。合作伙伴的及时转向,让“洋丰”没有蒙受因国有农资公司的破产、重组而造成拖欠账目和呆账死账,没有为此付出高昂的“学费”。更重要的是,“洋丰”率先掌控了自己的诚信销售系统,最大限度地占领了市场份额。

  正是抓住了这三大机遇,洋丰集团实现了占领市场份额的最大化、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大跨越、生产规模大扩张,并实现了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的嬗变,从而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效益,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

  自我加压  实现超越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0年来,洋丰实现了持续地高速发展,一刻也没有歇脚,不敢停顿,相反,一直在自我加压,寻找竞争目标,并且目标不断前移,挑战强者,实现超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办企业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谋生发财,而是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柱,那就是“洋丰”的庄严承诺:“以致力于中国农民的脱贫致富为己任。”将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企业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崇高追求。有了事业追求,“洋丰”就没有退路,一往无前,这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由一个乡镇小作坊企业,做成了全市肥料行业的老大,将一个一个曾经的“大哥大”肥料企业撂倒后,我们的目标就瞄准了全省老大;做成了全省老大,我们的目标就前移到全国肥料航母。连续三年复合肥产销量达到全国第一,这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全国肥料行业50强、全国化工500强中,“洋丰”的排位不断前移,已分别被排位在第16位和第79位。赶超,路漫漫其修远兮。

  洋丰集团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现拥有员工5000人,单说在十里肥城石桥驿一带,依傍洋丰拓展运输、餐饮、服务行业的也有上千人。公司近几年平均每年支付员工工资上亿元,缴纳税费过亿,我们的社会贡献率,已大大超出了企业自身扩张的价值。“与洋丰合作,做百万富翁”,这个响亮的口号,已经让全国成千上万的经销商变成了现实。但是,这与我们的承诺——“以致力于中国农民的脱贫致富为己任”的目标还有偌大差距。为此,“洋丰”确定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目标——

  力争到2011年(“十一五”末)全面实现“1221工程”——一主、两辅、两牌、一股:一主就是做大磷化工主业,使高浓度复合肥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并在精细化工上有所突破,使磷化工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两辅就是把矿产业和房地产业作为两大辅业,发展与公司主业相匹配的磷矿、硫矿、煤矿等矿业,确保主业顺利实现目标;发展房地产业,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0-20亿元,使之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两牌就是继续争创“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在 2007年9月“洋丰”牌过磷酸钙获得“中国名牌”、“洋丰”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力争使洋丰其他产品都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洋丰品牌成为世界著名品牌。一股就是确保有一支股票上市。 

  改革开放为“洋丰”提供了辽阔舞台,改革的未来让我们满怀憧憬,充满希望。与农共舞,与农共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天也宽,地也阔。实现党和政府确定的“以工补农”、“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肥料企业无疑是战斗在阵地前沿。繁华盛世好光景,伟大复兴我有责!一如既往地践行自己的诺言,洋丰,征战正未有穷期。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